【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疲劳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石油沥青
,主要涉及一种耐疲劳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疲劳裂缝的产生,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部受到弯拉应力,当荷载重复到一定次数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弯拉强度减小,当沥青路面不能承受行车荷载产生的弯拉应力时,沥青路面发生疲劳裂缝。这种裂缝一般从纵向裂缝慢慢向网状裂缝发展。另外,沥青材料的老化也是造成疲劳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0003]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从路面结构所处层位角度来说,下面层受到弯拉应力影响最大,疲劳裂缝易产生且向上开展,不同于其他病害,疲劳裂缝产生后会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迅速开展,演变成局部结构性的损坏,而这种损坏严重影响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应力吸收层存在本就是缓解消散弯拉应力,然而现有的材料设计方法并未考虑混合料疲劳性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0004]本专利技术丰富了目前沥青路面各面层材料单一设计方法,在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阶段考虑了疲劳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疲劳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AC
‑
13级配设计,选取五种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S2.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沥青用量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S3.求取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1、相应于密度最大的沥青用量a2以及相应的空隙率范围中值沥青用量a3,求取三者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S4.求出各项指标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
min
‑
OAC
max
,其中值为最佳沥青用量的OAC2;OAC1与OAC2平均值为传统最佳油石比OAC;S5.对五种不同油石比的混合料分别辗压成型,切割成尺寸为385mm
×
50mm
×
65mm的标准四点弯曲疲劳试件;S6.在应变控制加载模式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弯曲疲劳寿命测试;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猛,侯福金,张帅祥,吕新建,李涛,高华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