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33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包括机壳和过滤装置,所述机壳内具有吹干室,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手术机械密封伸入吹干室内的插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出气口处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微粒性污染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吹干室,使得管腔手术器械在吹干室内吹干,且吹干室通过过滤装置与外界连通,通过过滤装置有效分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粒性污染物,避免气溶胶的形成污染工作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外科手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创面小和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微创手术日益普及。开展微创手术的手术器械每次使用前均需要严格的去污清洗和干燥等过程的处理,否则将可能导致后续的灭菌失败,产生较大的医院感染风险。目前微创手术器械多为管腔器械,由于该结构的器械具有官腔结构,故去污清洗后干燥的难度较大,清洗后通常需使用洁净压缩空气对管腔内壁进行吹干;但是,在对这些管腔器械吹干过程中,如官腔内壁病原微生物去除不彻底,则病原微生物容易被压缩空气从管腔中带出,排放到外部工作环境中形成气溶胶污染,环境一旦被污染,则容易产生机械较交叉污染以及对工作人员形成潜在的职业伤害风险。
[0003]因此,针对微创管腔手术器械的吹干处理过程中,有必要防控气溶胶污染,而目前缺乏相应可靠的方法和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该装置具有吹干室,使得管腔手术器械在吹干室内吹干,且吹干室通过过滤装置与外界连通,通过过滤装置有效分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粒性污染物,避免气溶胶的形成污染工作环境。
[0005]本技术的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包括机壳和过滤装置,所述机壳内具有吹干室,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手术机械密封伸入吹干室内的插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出气口处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微粒性污染物。
[0006]进一步,所述机壳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可拆卸密封扣合后合围形成密闭的吹干室。
[0007]进一步,所述机壳为透明材质。
[0008]进一步,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成半球状,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密封扣合后形成球形机壳,所述插口和出气口设置于上半壳体上。
[0009]进一步,所述机壳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0010]进一步,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箍于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拼接处使得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密封扣合。
[0011]进一步,所述抱箍上连接有若干个支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吹干室,使得管腔手术器械在吹干室内吹干,且吹干室通过过滤装置与外界连通,通过过滤装置有效分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粒性污染
物,避免气溶胶的形成污染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包括机壳1和过滤装置2,所述机壳内具有吹干室3,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手术机械密封伸入吹干室内的插口4,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气口5,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出气口处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微粒性污染物。
[0018]机壳可以为长方体、圆筒形或者球形,机壳内部具有空腔形成了吹干室3,插口4为连接于吹干室外壁的套管,套管材质为塑料或金属,该套管内侧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可以为硅橡或者橡胶,弹性层构成了管腔驳接口,弹性层的设置利于密封手术器械管腔接头,防止机壳内气体泄漏;通过管腔驳接口的弹性形变,适合驳接并封闭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手术器械管腔接头;出气口5为连接于机壳上的出气管,出气管外接过滤装置,优选采用HEPA 12/13滤芯的过滤装置,也可直接采购HEPA 12/13等级的滤芯安装于出气管内形成过滤装置;也可直接采购现有的过滤装置,其中出气管的进气端与出气口连接、出气端与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过滤装置滤芯的滤过颗粒优选≤5um;通过过滤装置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粒性污染物过滤后,使得洁净空气排出机壳外;
[0019]使用过程中,将管腔手术器械的前端从插口插入球形腔内,将管腔手术器械后端接入洁净压缩空气喷枪枪头,然后打开洁净压缩空气喷枪供气开关,使洁净压缩空气快速流过器械管腔,带走管腔内壁残存的水分,使器械管腔达到可靠的干燥效果;通过该装置对手术器械管腔进行防气溶胶污染的吹干处理,有效避免工作环境的交叉污染和工作人员的职业伤害风险。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所述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可拆卸密封扣合后合围形成密闭的吹干室。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之间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密封连接,或者可通过螺栓紧固以及套嵌的方式连接,机壳设置为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利于将机壳打开便于清洁以及维护。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为透明材质。机壳可以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材质,利于观察内部干燥状况。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成半球状,所述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密封扣合后形成球形机壳,所述插口4和出气口5设置于上半壳体1a上。机壳的吹干室容积≥20L;结合图1所示,球形壳体利于积水积蓄在下半壳体底部中心处,同时插口4和出气口5设置于上半壳体1a上,使得管腔手术器械插入插口时出口端朝下,向管腔手术器械内通入气体时,气体朝向下半壳体1b的方向喷出,利于气水分离。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材质可为塑料或金属,排水管路连接于上半壳体1a的最低处,便于积水的排出,排水管上应设置阀门,以控制排水管的启
闭;从管腔手术器械中吹出的水分和空气,被收集至球形腔体内,水分冷凝后聚集在球形机壳腔体底部。
[00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抱箍7,所述抱箍箍于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拼接处使得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密封扣合。结合图2所示,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对接处形成有径向颜色的连接翻边,相应的卡箍由上箍环7a和下箍环7b构成,上箍环7a和下箍环7b之间轴向对接后将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的翻边轴向夹紧,两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上箍环7a和下箍环7b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箍环7a和下箍环7b对接面处具有容纳两个翻边的槽体,当然,抱箍也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的结构,具体不在赘述;管腔手术器械吹干后,可打开抱箍,将上半壳体1a和下半壳体1b打开进行清洗、消毒和干燥处理。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7上连接有若干个支腿8。结合图1所示,下箍环7b底部连接有三个支腿形成三脚架,通过支腿的设置使得机壳架空设置,利于提高球形机壳的稳定性。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过滤装置,所述机壳内具有吹干室,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手术机械密封伸入吹干室内的插口,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出气口处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微粒性污染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可拆卸密封扣合后合围形成密闭的吹干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腔器械吹干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透明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筠程琳茹王凤霞唐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