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76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包括复合滤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材本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由保护层、活性炭除臭层、中间层、过滤层和里料层,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活性炭除臭层,活性炭除臭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层。通过复合滤材本体从表层至底层,纤维网平均孔径依次由大到小排列,使其对细小微粒的捕捉能力增强,同时也加强了对细小微粒的阻挡能力,提高了滤材本体的过滤效率,通过活性炭除臭层的设置,提高了滤材本体的抗菌抑菌性能,进而提高了滤材的功能性,同时通过玻璃纤维层和PTFE纤维网层增强了滤材本体的韧度和耐磨度,通过设置的聚酰亚胺超细纤维网,能够过滤PM.的粉尘颗粒,并且延长了复合滤材本体的使用寿命。本体的使用寿命。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普遍的空气污染问题,每到秋冬季节全国各地雾霾频发,室外、室内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超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人们越发重视个人呼吸健康,用于工业通风过滤的高效低阻空气过滤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对滤材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和耐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熔喷布在工业通风过滤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不同成网方式熔喷布的复合,能够有效提升滤材的高效低阻性能。
[0003]现有的熔喷布复合滤材在对滤材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工况下,单纯熔喷布复合滤材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并且由于复合加工的工艺问题,使得滤材普遍存在异味,容易引起不适因此需要将抗菌性、拉伸和耐磨性能良好的有机织物作为复合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包括包括复合滤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材本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由保护层、活性炭除臭层、中间层、过滤层和里料层,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活性炭除臭层,活性炭除臭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层,中间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里料层。
[0006]优选的,所述复合滤材本体的优选厚度为2.5

5mm,复合滤材本体上设置有透气微孔,且微孔优选直径为8

30mm,复合滤材本体上的纤维网平均孔径从表层至底层由大到小结构排列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层、活性炭除臭层、中间层、过滤层和里料层相互之间均设有粘合剂层,粘合剂层为水溶性胶设置,且水溶性胶为淀粉、糊精、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及其复配物。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水刺布和热轧布组合材料设置,保护层的优选厚度为0.1~0.25mm。
[0009]优选的,所述活性炭除臭层为竹炭纤维设置,且活性炭除臭层内添加设置有竹炭粒子,活性炭除臭层的顶部设置有PTFE纤维网层,PTFE纤维网层内添加有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锌微粉,活性炭除臭层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网层。
[0010]优选的,所述中间层为聚酰亚胺超细纤维材料设置,中间层的优选厚度为0.8

2mm。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优选厚度为0.05

0.1mm。
[0012]优选的,所述里料层为聚丙烯熔喷非织造纤维材质设置,里料层6的优选厚度为
0.1

0.2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熔喷布复合滤材,通过复合滤材本体从表层至底层,纤维网平均孔径依次由大到小排列,使其对细小微粒的捕捉能力增强,同时也加强了对细小微粒的阻挡能力,提高了滤材本体的过滤效率,通过活性炭除臭层的设置,提高了滤材本体的抗菌抑菌性能,进而提高了滤材的功能性,同时通过玻璃纤维层和PTFE纤维网层增强了滤材本体的韧度和耐磨度,通过设置的聚酰亚胺超细纤维网,能够过滤PM.的粉尘颗粒,并且延长了复合滤材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复合滤材本体、2保护层、3活性炭除臭层、4中间层、5过滤层、6里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包括复合滤材本体1,复合滤材本体1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由保护层2、活性炭除臭层3、中间层4、过滤层5和里料层6,复合滤材本体1的优选厚度为2.5

5mm,复合滤材本体1上设置有透气微孔,且微孔优选直径为8

30mm,复合滤材本体1上的纤维网平均孔径从表层至底层由大到小结构排列设置,通过纤维比表面积大、孔隙较小,从而捕捉和吸附小颗粒的能力强,保护层2、活性炭除臭层3、中间层4、过滤层5和里料层6相互之间均设有粘合剂层,粘合剂层为水溶性胶设置,且水溶性胶为淀粉、糊精、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及其复配物,保护层2为水刺布和热轧布组合材料设置,保护层2的优选厚度为0.1~0.25mm,保护层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活性炭除臭层3,活性炭除臭层3为竹炭纤维设置,且活性炭除臭层3内添加设置有竹炭粒子,活性炭除臭层3的顶部设置有PTFE纤维网层,PTFE纤维网层内添加有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锌微粉,活性炭除臭层3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网层,活性炭除臭层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层4,中间层4为聚酰亚胺超细纤维材料设置,中间层4的优选厚度为0.8

2mm,中间层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层5,过滤层5的优选厚度为0.05

0.1mm,过滤层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里料层6,里料层6为聚丙烯熔喷非织造纤维材质设置,里料层6的优选厚度为0.1

0.2mm。
[0018]综上所述,该熔喷布复合滤材,通过复合滤材本体1从表层至底层,纤维网平均孔径依次由大到小排列,使其对细小微粒的捕捉能力增强,同时也加强了对细小微粒的阻挡能力,提高了复合滤材本体1的过滤效率,通过活性炭除臭层3的设置,提高了复合滤材本体1的抗菌抑菌性能,进而提高了滤材的功能性,同时通过玻璃纤维层和PTFE纤维网层增强了复合滤材本体1的韧度和耐磨度,通过设置的聚酰亚胺超细纤维网,能够过滤PM2.5的粉尘颗粒,并且延长了复合滤材本体1的使用寿命,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包括复合滤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材本体(1)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由保护层(2)、活性炭除臭层(3)、中间层(4)、过滤层(5)和里料层(6),保护层(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活性炭除臭层(3),活性炭除臭层(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层(4),中间层(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层(5),过滤层(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里料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材本体(1)的厚度为2.5

5mm,复合滤材本体(1)上设置有透气微孔,且微孔直径为8

30mm,复合滤材本体(1)上的纤维网平均孔径从表层至底层由大到小结构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布复合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活性炭除臭层(3)、中间层(4)、过滤层(5)和里料层(6)相互之间均设有粘合剂层,粘合剂层为水溶性胶设置。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旦沈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福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