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固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73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固持装置,其包括与两相对侧壁相连接的前、后壁及分别与前、后壁相连的电极。前、后壁之间形成内部空间,收容具有一负极端与一正极端的电池。正负电极与前后壁的内表面连接用以电性接触电池的正负极端。前壁的内表面具有翼状结构,用以固定电池的负极端。后壁内表面具有相对的升高部,限定一槽用以接收正电极。该槽仅能容纳正极端,以正确定位电池。正电极包括与正极端啮合的中央接触部,及固持正极端环绕表面的U形第二接触部,从而实现电性接触与机械固定电池的目的。两脱扣装置位于电池下方,与第二接触部连接,当第二接触部脱离正极端时,脱扣装置向外推动电池,自动释放电池。(*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池固持装置,尤指一种可自动释放电池的电池固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池固持装置是用来安装干电池,诸如“A”、“AA”、“1/2AA”与“AAA”尺寸型号的电池,具有一圆筒状本体,该本体具有可充当负极端的第一平坦端面,及位于中心的圆柱状突起并可充当正极端的第二端面。电池固持装置配有正负电极,其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端接触,形成电流通路。计算机中可采用该类型的电池作为后备能源,此时电池固持装置的正负电极与计算机的主机板连接。将电池从电池固持装置中取出时,常需利用外界工具,如螺丝起子,将其尖端插入固持装置和电池间极小的空间,该方案常需较大的力以挖出电池。但是,个人计算机的内部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实现该操作。另外,传统的电池固持装置还需额外的盖体以保护电池,增加成本。因此,改进型电池固持装置要求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时取出电池的电池固持装置,其具有电池脱扣装置,可自动释放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固持装置是用以固定具有两相对端面的电池,两端面分别形成一平板状的负极端及圆柱状的正极端,正极端直径小于端面,且与其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固持装置,用以固定具有两相对的端面的电池,两端面分别形成一平板状的负极端及圆柱状的正极端,正极端直径小于端面,且与其共轴,该电池固持装置包括有本体、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其中本体具有相对的前、后壁,与相对的侧壁相连接,限定一内部空间以收容电池;前、后壁各具有一相对的内表面;第一导电片是用以啮合电池的负极端,其与前壁的内表面相接,并具有一延伸出电池本体的末端;第二导电片是用以啮合电池的正极端,其与后壁的内表面相接,并具有一延伸出电池本体的末端,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片包括一可啮合电池正极端的端面的中央接触部,及具有反转U形结构的第二接触部,该反转U形结构包括两分隔的臂状结构,与连接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