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64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包括本体、上封条、下封条,以及布设在本体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第一防水层和吸附层,所述装饰层和第一防水层连接,吸附层位于第一防水层和本体之间,所述吸附层和第一防水层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吸附层和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上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该防水保温板材同时具有防水和保温功效,且防水和保温功效佳。且防水和保温功效佳。且防水和保温功效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板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板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板材被应用到建筑装饰行业中。板材通常由木质材料制成。现有的板材功能多样。有装饰用的板材,有防火用的板材,还有隔热用的板材。现有的板材中,防水板材通常在板材的表面直接刷涂防水涂层。在使用之初,防水涂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外力作用,防水涂层易被损坏。只要防水涂层中出现裂纹,那么其防水功效将被破坏,不能对板材本体起到很好的防水功效。现有的保温板材,通常在板材中添加隔热材料。这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同时具有防水和保温功效,且防水和保温功效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包括本体、上封条、下封条,以及布设在本体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第一防水层和吸附层,所述装饰层和第一防水层连接,吸附层位于第一防水层和本体之间,所述吸附层和第一防水层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吸附层和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上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本体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
[0007]优选的,所述下封条上设有下通气孔和与下通气孔适配的下盖体,所述下通气孔和第一空腔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上封条上设有上通气孔和与上通气孔适配的上盖体,所述上通气孔和第一空腔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同轴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装饰层的内壁呈波浪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水保温板材,同时具有防水和保温功效,且防水和保温功效佳。本实施例的防水保温板材,包括本体、上封条、下封条,以及布设在本体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第一防水层和吸附层,所述装饰层和第一防水层连接,吸附层位于第一防水层和本体之间,所述吸附层和第一防水层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吸附层和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上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封条分别与本体和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层用于防止水汽从外部穿过装饰层进入板材内侧。如果有水汽进入板材内侧,通过吸附层吸附其中的水汽,防止水汽进一步流入本体。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可以隔绝外部热量,起到保温作用。第二空腔还起到隔离作用,将吸附层和本体隔离,防止吸附层的水汽直接进入本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本体和第二防水层的剖视图。
[0014]图中有:本体1、装饰层2、第一防水层3、吸附层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上封条7、下封条8、第二防水层9、下盖体10、上盖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包括本体1、上封条7、下封条8,以及布设在本体1两侧的保护层。保护层包括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2、第一防水层3和吸附层4。装饰层2和第一防水层3连接。吸附层4位于第一防水层3和本体1之间。吸附层4和第一防水层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5。吸附层4和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6。上封条7分别与本体1和保护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封条8分别与本体1和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7]上述实施例中,本体1两侧都设有保护层,提高防水保温效果。保护层中,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2、第一防水层3和吸附层4。本体1位于防水保温板材的最中间位置。装饰层2和第一防水层3连接。第一防水层3用于防止水汽从外部穿过装饰层2进入板材内侧。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3,可以防止大部分水汽从外部穿过装饰层2进入板材内侧。吸附层4和第一防水层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5。如果有水汽进入板材内侧,通过吸附层4吸附其中的水汽,防止水汽进一步流入本体1。第一空腔5可以隔绝外部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吸附层4和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6。第二空腔6可以隔绝外部热量,起到保温作用。第二空腔6还起到隔离作用,将吸附层4和本体1隔离,防止吸附层4的水汽直接进入本体1。
[0018]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9。设置第二防水层9,可以进一步提高本体1的防水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3和吸附层4,可以防止大部分水汽随空气流入本体1。增加设置第二防水层9,可以进一步防止水汽流入本体1。
[0019]优选的,所述下封条8上设有下通气孔和与下通气孔适配的下盖体10,所述下通气孔和第一空腔5相通。通过设置下通气孔和下盖体10,可以对第一空腔5中的空气进行调节。当第一空腔5中水汽较重时,打开下盖体10,抽取第一空腔5中的空气,减少水汽。
[0020]优选的,所述上封条7上设有上通气孔和与上通气孔适配的上盖体11,所述上通气孔和第一空腔5相通。当打开下部的下盖体10,抽取第一空腔5中的空气时,打开上盖体11,向第一空腔5中通入干燥空气。这样,将干燥空气替换原先的湿润空气,以减少水汽进入本体1。通过设置下盖体10和上盖体11,将干燥空气从上通气孔通入,从下通气孔排出,在空气流动过程中,干燥吸附层4,减少吸附层4中的水分。优选的,所述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同轴设置。这有利于加快气体流动,提高干燥吸附层4效率。
[0021]优选的,所述装饰层2的内壁呈波浪形。第一防水层3和装饰层2的内壁连接。当装饰层2的内壁呈波浪形时,第一防水层3和装饰层2的接触面积变大,有利于两者之间的牢靠连接。当装饰层2受外力作用发生轻微变形时,第一防水层3不会轻易断裂。第一防水层3具有一定厚度,例如2毫米或者1毫米。第一防水层3保持完整性,利于其发挥防水功效。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
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上封条(7)、下封条(8),以及布设在本体(1)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从外向内布设的装饰层(2)、第一防水层(3)和吸附层(4),所述装饰层(2)和第一防水层(3)连接,吸附层(4)位于第一防水层(3)和本体(1)之间,所述吸附层(4)和第一防水层(3)之间形成第一空腔(5),所述吸附层(4)和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6);上封条(7)分别与本体(1)和保护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封条(8)分别与本体(1)和保护层的底部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板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明石海亮李鸿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豪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