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044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菜养殖系统,包括前置暂养模块、观赏鱼菜模块、养殖模块组、标粗模块;前置暂养模块、观赏鱼菜模块、养殖模块组、标粗模块为各自独立的鱼菜养殖水循环系统;其中,前置暂养模块用于出货及进货时的鱼类暂养;观赏鱼菜模块用于鱼菜共生展示;养殖模块组中的各养殖模块用于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标粗模块用于养殖鱼类的标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鱼菜的养殖,供应、销售整合为一体,大幅提高了鱼菜共生养殖的经济效益。各模块为独立的养殖循环水系统,通过鱼的不同的高密度养殖对水质的需求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利用蔬菜对硝酸盐净化去除效果,实现不同模式下的鱼的养殖成效。实现不同模式下的鱼的养殖成效。实现不同模式下的鱼的养殖成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鱼菜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鱼菜共生主要采用美国式的串联方式,无法提高养殖密度,理论常规养殖品种只能达到30kg/m3,并存在鱼菜的营养需求不一致的情况,无法形成将养殖,供应、销售整合一体的养殖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菜养殖系统,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将鱼菜的养殖,供应、销售整合为一体,大幅提高了鱼菜共生养殖的经济效益。
[0004]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鱼菜养殖系统,包括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养殖模块组;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养殖模块组、为各自独立的鱼菜养殖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用于出货及进货时的鱼类暂养;所述标粗模块2用于养殖鱼类的标粗;所述观赏鱼菜模块3用于鱼菜共生展示;所述养殖模块组中的各养殖模块用于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
[0006]优选的,鱼菜养殖系统布置于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所述养殖模块组设于所述第一车间内,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设于所述第二车间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车间具有三个独立的分隔空间,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分别设置于各个独立的分隔空间内。
[0008]优选的,所述前置暂养模块包括若干前置养殖池,所述前置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种植架与微滤机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气浮机、生物滤器与前置养殖池进水口连通;所述观赏鱼菜模块3包括若干观赏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种植架与微生物处理箱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生物处理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处理箱通过上浮式过滤塔与所述观赏养殖池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模块组包括解耦式高配模块4、解耦式生产模块5、美式改进模块6;所述解耦式高配模块4的养殖池出水口与竖流沉淀器连接,所述竖流沉淀器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三种植架、长条种菜池与微滤机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PH调节池、杜瓦罐、生物滤器与养殖池进水口连通;所述解耦式生产模块5的养殖池出水口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砂滤罐、生物滤器与养殖池进水口连通;所述美式改进模块6的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长条种菜池及平铺菜架与微滤机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生物滤器、浮珠式过滤器、开放式紫外线杀菌系统与养殖池进水口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间呈矩形;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和养殖模块组的各自平面视角也呈矩形。
[0011]更进一步的,各所述养殖池均呈圆形,大小相等。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将鱼菜的养殖,供应、销售整合为一体,大幅提高了鱼菜共生养殖的经济效益。
[0014]2)各模块为独立的养殖循环水系统,通过鱼的不同的高密度养殖对水质的需求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利用蔬菜对硝酸盐净化去除效果,实现不同模式下的鱼的养殖成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鱼菜养殖系统的第一车间的平面布局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鱼菜养殖系统的第二车间的平面布局图。
[0017]图3是鱼菜共生解耦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4是前置暂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标粗模块的三级标粗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观赏鱼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解耦式高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解耦式生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美式改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置暂养模块,2.标粗模块,3.观赏鱼菜模块,4.解耦式高配模块,5.解耦式生产模块,6.美式改进模块,7.生物滤器,8.气浮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鱼菜养殖系统可理解为“鱼菜共生4S店”,其总体布局图参见图1

2,图1展示了第一车间,图2展示了第二车间,总共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前置暂养模块1,三级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解耦式高配模块4,解耦式生产模块5,美式改进模块6,兼故生产能力和推广参观作用。
[0026]参见图3,鱼菜共生的基本方式就是耦合,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解耦就是用数学方法将两种运动分离开来处理问题。解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水由鱼使用,鱼浪费的营养物质被供应给植物,而不需要水再循环回到鱼身上,达到物质的充分利用。
[0027]主要布局的思路为养殖池池通过管道与菜架相连,通过计算流量计控制使其达到平衡,植物可以充分利用鱼池所排的废料,变废为宝,作为植物的肥料,经过各种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又用于鱼养殖,合理密布,提高生产效力和能力利用效率。
[0028]参见图1

图9,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养殖模块组为各自独立的鱼菜养殖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用于出货及进货时的鱼类暂养;所述标粗模块2用于养殖鱼类的标粗;所述观赏鱼菜模块3用于鱼菜共生展示;所述养殖模块组中的各养殖模块用于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
[0029]在此实施例中,分别参见图1和图2,鱼菜养殖系统布置于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所述养殖模块组设于所述第一车间内,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设于所述第二车间内。
[003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第二车间具有三个独立的分隔空间,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分别设置于各个独立的分隔空间内。
[0031]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

2、4,所述前置暂养模块包括若干前置养殖池,所述前置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种植架与微滤机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气浮机、生物滤器与前置养殖池进水口连通;所述观赏鱼菜模块3包括若干观赏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种植架与微生物处理箱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生物处理箱连通,所述微生物处理箱通过上浮式过滤塔与所述观赏养殖池连通。
[0032]继续参见图1

2、4,前置暂养库模块的定位于位城市提供品质稳定的鱼类,鱼可在此处暂时存放,也有对鱼品质调控的功能,鱼池的水通过控制流入种植架,进过吸收处理后又流入水处理设备处理,大部分流经微滤机,进行物理过滤,再流入气浮机,进行增氧脱碳,最后通过泵打入高位MBBR生物滤器,经过化学反应,对硝酸盐进行去除,最后流回鱼池和暂养池,实现水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水体量:200m3,暂养周转时间为3

7天,设计最高密度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养殖模块组;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观赏鱼菜模块(3)、养殖模块组、为各自独立的鱼菜养殖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用于出货及进货时的鱼类暂养;所述标粗模块(2)用于养殖鱼类的标粗;所述观赏鱼菜模块(3)用于鱼菜共生展示;所述养殖模块组中的各养殖模块用于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鱼菜养殖系统布置于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所述养殖模块组设于所述第一车间内,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设于所述第二车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间具有三个独立的分隔空间,所述前置暂养模块(1)、标粗模块(2)和观赏鱼菜模块(3)分别设置于各个独立的分隔空间内。4.所述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暂养模块包括若干前置养殖池,所述前置养殖池的出水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种植架与微滤机连通,另一路直接与微滤机连通,所述微滤机依次通过气浮机、生物滤器与前置养殖池进水口连通;所述观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映霖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渔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