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94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气泵,包括壳体、架体以及控制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架体设置于容纳腔内,架体包括安装腔以及电池仓,安装腔与电池仓分别设置于架体的相背两侧,安装腔内设置有充气机构,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源机构,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电性连接;架体远离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控制机构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电源机构以及充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在架体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二者平行设置可以使得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在宽度与厚度方向上可以存在有部分重叠区域,以压缩架体在宽度与厚度方向上的所占用的空间,再加上壳体直接套设于架体外,使得充气泵的整体结构小巧,便于携带,符合当代生活需求。代生活需求。代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泵


[0001]本申请涉及充气装置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的
中,人类日常出行方式趋于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户外骑行爱好者与自驾出行者需要携带打气筒以应对日常的充气需求,而常规打气筒体积大不便于随身携带,不符合当代社会快节奏便携的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泵,包括壳体、架体以及控制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架体设置于容纳腔内,架体包括安装腔以及电池仓,安装腔与电池仓分别设置于架体的相背两侧,安装腔内设置有充气机构,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源机构,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电性连接;架体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安装腔连通,控制机构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电源机构以及充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0004]基于上述实施例,首先,在架体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安装腔与电池仓,进而使得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分别设置于架体的相背两侧,利用架体分隔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防止充气机构的运动对电源机构产生干扰,进一步的,由于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非同侧平行设置,进而可以使得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在宽度方向上可以存在有部分重叠区域,以压缩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所占用的空间;然后,由于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在厚度方向上重合有部分区域,再加上将控制机构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相当于在架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控制机构,以压缩充气泵整体的厚度,最后将架体与控制结构整体放置于壳体形成的容纳腔内,利用壳体保护架体、电源机构以及充气机构,以提高充气泵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在长度、宽度以及厚度上均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为目的布局不同的零部件,使得充气泵的整体结构小巧,便于携带,符合当代社会快节奏便携的生活需求。
[000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安装腔的腔壁固定连接,充气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卡接。
[0006]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安装腔的内壁设置第一限位结构,不用额外扩充架体的空间,即可实现充气机构卡接于安装腔,限制充气机构在安装腔内运动,提高充气泵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便于随身携带充气泵。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连接腔,连接腔设置于架体内,连接腔的腔底开设有连接口,连接腔通过连接口与安装腔连通,充气机构部分穿过连接口并延伸至连接腔内。
[0008]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连接腔安装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其余连接结构,使得充气泵在使用时可直接与气管、气针等其他部件连通,减少用户使用时需要组装的零部件数量,提高充气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由于连接腔所占用的空间依然属于架体的内部空间,并未设置于架体的外部,进而提高架体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压缩充气泵整体的长度,便
于携带。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连接腔的底部,第二限位结构上与连接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口,充气机构的部分穿过限位口且与限位口卡接。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板、按键组件以及显示组件,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电源机构以及充气机构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按键组件设置于控制电路板远离架体的一侧,按键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显示组件设置于控制电路板远离充气机构的一侧,显示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显示组件背离按键组件的一侧与第二限位结构固定连接。
[0011]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控制电路板背离充气装置的一侧设置按键组件以及显示组件,进一步压缩充气泵的厚度,同时便于用户在利用按键组件对充气泵的内部装置进行控制时,显示组件能在同一侧面实时显示内部组件的工作状态,便于用户查看,提高用户体验。
[0012]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第二限位结构限制充气装置延伸至连接腔内的部分相对于架体的运动,使得充气装置与架体的连接结构稳定,提升充气泵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内散热腔,内散热腔设置于架体内,内散热腔与电池仓相邻,且内散热腔与电池仓连通,内散热腔与容纳腔连通。
[0014]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内散热腔与容纳腔连通,当容纳腔内的空气流动时,内散热腔的空气也会随之流动,加快电池仓的散热,进而提高电源机构的散热效率,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内散热腔设置于架体内,以提高架体的空间利用率。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多个散热部,多个散热部均设置于架体的侧面,每一个散热部远离架体的表面均与壳体的内壁抵接。
[0016]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散热部增加电池仓外仓壁的面积,进而提高电池仓的散热效率,延长电源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散热部还对壳体进行支撑,提高壳体与架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以提升充气泵的结构稳定性。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第一盖体,架体上设置有与连接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连接腔远离安装腔的一侧,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二开口处,用于控制第二开口启闭。
[0018]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第一盖体选择性启闭第二开口,可以防止杂质从第二开口处进入连接腔内,同时第一盖体也便于工作人员或用户开启第二开口,便于用户以及工作人员对连接腔进行清理。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配件箱,配件箱位于架体远离第一盖体的一侧,且配件箱与架体连接,用于存放配件。
[0020]基于上述实施例,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配件箱,配件箱既可以起到在长度方向对架体进行支撑的目的,提高充气泵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也能利用配件箱的内部空间存放配件,便于用户取用,即充分利用架体的内部空间提升用户体验。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操作口以及显示口,操作口设置于壳体表面且贯穿壳体,按键组件经操作口露出;显示口设置于壳体表面,显示组件位于显示口处。
[0022]基于上述实施例,操作口便于用户操作按键组件,显示口便于用户观察显示组件,
减少按键组件与显示组件突出壳体外表面的高度,提高壳体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0023]基于本申请的一种充气泵,包括壳体、架体以及控制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架体设置于容纳腔内,架体包括安装腔以及电池仓,安装腔与电池仓分别设置于架体的相背两侧,安装腔内设置有充气机构,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源机构,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电性连接;安装腔远离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控制机构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电源机构以及充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首先,在架体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安装腔与电池仓,进而使得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分别设置于架体的相背两侧,利用架体分隔电源机构与充气机构,防止充气机构的运动对电源机构产生干扰,进一步的,由于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非同侧平行设置,进而可以使得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在宽度方向上可以存在有部分重叠区域,以压缩架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所占用的空间;然后,由于电源机构与充气装置在厚度方向上重合有部分区域,再加上将控制机构设置于架体的第一开口处,相当于在架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控制机构,以压缩充气泵整体的厚度,最后将架体与控制结构整体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架体,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架体包括安装腔以及电池仓,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电池仓分别设置于所述架体的相背两侧,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充气机构,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性连接;控制机构,所述架体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电源机构以及所述充气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卡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设置于所述架体内,所述连接腔的腔底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腔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充气机构的部分穿过所述连接口并延伸至所述连接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腔的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与所述连接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口,所述充气机构的部分穿过所述限位口且与所述限位口卡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架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电源机构以及所述充气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按键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全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