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937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进样孔、纯化室、废液池、反应池、第一气压孔;所述基板上设有一条直管道和若干与直管道相连通的旁通管道,所有的旁通管道在直管道两侧对称均匀分布,并且同侧的旁通管道还通过支管相互连通;所述进样孔和纯化室均与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废液池与纯化室连通,并且废液池上还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压孔;所述反应池数量与旁通管道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气压孔同时与所有的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的直径均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项以亚毫米规模的流体工程设计为特征,能将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的样品从制备、反应到分离检测等多种操作单元高度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技术,在改善诊断学和生物学研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希望。相比构建模型的传统方法,具有便携性、高通量、可模拟在体微环境等优势。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微流控检测技术样本需要量少、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具有平行分析功能和便携式特征等。
[0003]但现有的采用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大多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检测效率不高,且装置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检测效率低、且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进样孔、纯化室、废液池、反应池、第一气压孔;所述基板上设有一条直管道和若干与直管道相连通的旁通管道,所有的旁通管道在直管道两侧对称均匀分布,并且同侧的旁通管道还通过支管相互连通;所述进样孔和纯化室均与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废液池与纯化室连通,并且废液池上还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压孔;所述反应池数量与旁通管道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气压孔同时与所有的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的直径均为0.5

0.8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纯化室内设置有磁珠。
[0008]再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个旁通管道之间的支管还设有弯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旁通管道与直管道之间往第一气压孔设置方向的夹角为 45
°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的直径均为0.5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基板上设置了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并相互连通到一起,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集成进样孔、纯化室、反应池、废液池、气压孔,使检测装置整体尺寸缩小,更加便于携带。
[0013](2)本技术中设置的第一气压孔,与进样孔分别位于直管道的两端,且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的直径均为0.5

0.8mm(类似于毛细管),并将反应池设置在旁通管道
上。如此设计,利用直管道、旁通管道和支管相互连通以及管道直径的设计,结合第一气压孔提供的气压环境和控制气压,不仅样品进样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快速帮助样品定向、持续地流入反应池中进行充分的反应,进而实现核酸的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014](3)本技术在纯化室内设置了磁珠,在磁珠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待检测样品核酸的洗脱纯化效果。
[0015](4)本技术中,旁通管道与直管道之间往气压孔设置方向的夹角为 45
°
,并且本技术还设置了弯管,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延长了支管的长度,如此一来,采用该角度设计,结合直管道、旁通管道、支管以及弯管相互连通的设计,能进一步有利于气压控制。
[0016](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小巧便携,能更好地满足检测需求,因而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

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0019]1‑
基板,2

直管道,3

旁通管道,4

支管,5

弯管,6

进样孔,7

纯化室,8
‑ꢀ
废液池,9

第二气压孔,10

反应池,11

第一气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小型便携,且集微量样品纯化、扩增、检测为一体,能实现核酸的快速检测。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实施例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上包括基板1、进样孔6、纯化室7、废液池8、反应池10、第一气压孔11。
[0024]所述基板1上设有一条直管道2和十六条与直管道相连通的旁通管道3,所有的旁通管道在直管道两侧对称均匀分布,并且同侧的旁通管道还通过支管4 相互连通,直管道2、旁通管道3和支管4的直径均为0.5mm。所述进样孔6 和纯化室7均与直管道2的一端连通。所述废液池8与纯化室7连通,并且废液池8上还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压孔9。所述第一气压孔11同时与所有的旁通管道连通。所述反应池10数量与旁通管道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反应池内预先固定除核酸外的所有反应体系,在检测样品时,无需再添加其他试剂,并且本实施例有16个独立的反应池,可固定多个反应体系,实现对多种核酸的检测。
[0025]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整体长60mm,宽20mm,厚0.5mm,其检测流程为:微量样品从进样孔6进入后,打开控制废液池8的第二气压孔9,样品在负载有磁珠的纯化室7中进行洗涤纯化,洗涤废液流入废液池8。样品纯化完成后,关闭控制废液池的第二气压孔9,并打开第一气压孔11,纯化后的样品流入反应池10进行充分反应,反应完毕后即完成了对样品的纯化、扩增和检测。
[002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位于相邻两个旁通管道之间的支管还设有弯管5,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延长了支管的长度,如图1所示。并且,所述旁通管道3与直管道
2之间往第一气压孔设置方向的夹角为45
°
。如此,采用该角度,结合直管道、旁通管道、支管以及弯管相互连通的设计,能进一步有利于气压控制。
[0027]本技术亦可以还可以和其他各种技术联用,整合多种技术的优势,例如,可以在反应池中固定LAMP反应体系,实现微流控芯片与LAMP技术的联用,从而大幅缩短检测时间。
[002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进样孔(6)、纯化室(7)、废液池(8)、反应池(10)、第一气压孔(11);所述基板(1)上设有一条直管道(2)和若干与直管道相连通的旁通管道(3),所有的旁通管道在直管道两侧对称均匀分布,并且同侧的旁通管道还通过支管(4)相互连通;所述进样孔(6)和纯化室(7)均与直管道(2)的一端连通;所述废液池(8)与纯化室(7)连通,并且废液池(8)上还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压孔(9);所述反应池(10)数量与旁通管道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气压孔(11)同时与所有的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直管道(2)、旁通管道(3)和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晓松卢涛何纬樊学军田绿波石莹何佩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都海关口岸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