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飞逢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73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电池充电器,其包括有主壳体、电路基板及上罩盖,该上罩盖套盖于主壳体上方设一凹陷部,该凹陷部一顶侧面上设置两组座槽,该座槽中可套置转接座,并于两侧面底合设有卡枢口,而该转接座于两侧面凸出有可对应卡掣于卡枢口上的枢轴,以及对应电路板的正极导接片两位置处各套设有与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接触导通的导接片,为此,以转接座利用枢轴的卡枢作用,使转接座套置于座槽中可向下摆动位移,让放置电池定位槽的长度受转接座变换位移,得以改变放置预期规格的充电电池,进而达到单一充电器适用多种规格充电电池使用的特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电池充电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器,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适应于多种电池型号的改进型的电池充电器。众所周知,通常现在所使用的电池充电器,主要是使用于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而该一般常用充电电池可区分为三号或四号电池,或者五号电池,然而三号或四号或五号电池在规格上其直径及长度是不一致的,因此需要多种规格的电池充电器来实施充电相应的充电电池,故其适用性不是非常理想,这样就需要配备多种型号的充电器,从而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充电器,其可便利的适合于多种型号电池充电。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电池充电器包括有上壳体、电路基板及上罩盖,该主壳体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上设有四组间隔排列安置的正极导接片、负极导接片,而该上罩盖是罩盖于主壳体上方,其上方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底部以三组凸肋而区分出四组可供电池方置的定位槽,且凹陷部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的位置各贯通有开孔,供使电路基板的负极导接片穿出该孔而外露;其中所述的上罩盖的凹陷部于另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的位置上设置有两组座槽,该座槽在两侧面底部切割有呈V型斜锥的卡枢口,且于两侧面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浅沟、第二浅沟,以及该座槽在顶部面上开设有缺口,供使座槽中可套置转接座;以及该转接座的两侧面凸出有可对应卡掣于卡枢口上的枢轴,并于侧面底部一端点上凸出有可卡置于第一浅沟的圆弧掣点,以及两侧面另一端点则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杆,以定位转接座摆动位移的行径,而该转接座对应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两位置处各套设有导接片,供与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接触导通,并于该转接座正面介于两导接片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可压缩弹性的凸肋,以及顶面凸伸有可设置于缺口的拨片。这样,以转接座利用枢轴的卡枢作用,使转接座套置于座槽中可向下摆动位移,同时该圆弧掣点由卡置于第一浅沟中转换卡置于第二浅沟中,以及凸肋受下压作用力强迫压缩通过座槽的槽口底部而下摆定位,以转接座变换位置能使放置电池定位槽的长度变换,达到预期规格的充电电池能被放置充电。本技术的充电器的优点是通过变换充电器中的转接座的放置位置,该转接座变换置放位置均能与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始终保持导通,从而能使充电器放置电池定位槽的长度变换,以使预期规格的充电电池能放置充电使用,进而达到单一充电器适用多种规格充电电池使用的特性,给使用者带来即经济,又富有实用性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充电电池的充电器的结构,而附图中所给出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被技术的充电器的保护范围,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转接座组装于座槽中的剖面示意图;图4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转接座于座槽中的实施例图;图5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转接座的立体外观图;图6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的剖面示意图;图7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上罩盖组装罩盖的立体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翠盖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9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以三号电池充电使用的图10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以四号电池充电使用的在图中主壳体1,插头11,电路基板2,正极导接片21,负极导接片22,指示灯23,上罩盖3,凹陷部31,凸肋32,定位槽33,开孔34,座槽35,卡枢口351,第一浅沟352,第二浅沟353,缺口354,转接座36,枢轴361,圆弧掣点362,挡杆363,圆弧掣点362,挡杆363,导接片64,凸肋365,拨片366,沟槽37,柱杆38,罩盖39,扣轨391,弹性掣扣392,三号电池4,四号电池5。下面请首先参看图1、图2和图9,所示的电池充电器包括有主壳体1、电路基板2及上盖3。该主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2,并于底部组装一可折收的插头11与电路基板2导通,使外部供输的电力可透过插头11而导通于电路基板2上。又该电路基板2为一将交流电转换成适用电池直流电的充电回路,其上设有四组间隔排列放置的正极导接片21、负极导接片22,且每一组为正极导接片21对应负极导接片22的方式设置,因此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抵触导接于正极导接片21、负极导接片22上,便具有电力充电使用的特性;此外该电路基板2上设有一指示灯23,其指示灯23可穿出于上罩盖3外部,当电池充电使用时其会发亮指示。如图3至图5所示,前述的上罩盖3是罩盖于主壳体1上方,其上方设有一凹陷部31,该凹陷合31底部以三组凸肋32而区分出四组可供电池4放置的定位槽33,且凹陷部31的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33的位置各贯通有开孔34,供使电路基板2的负极导接片22穿出而外露,而在另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33的位置上设置有两组座槽35及两组转接座36,该座槽35于两侧面底部切割有呈V型斜锥的卡枢口351,且于两侧面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浅沟352、第二浅沟353,以及该座槽35于顶部面上开设有缺口354。上述的转接座36为套置于座槽35的槽口中,其于两侧面凸出有可对应卡掣于卡区口351上的枢轴361,及于两侧面底部一端点上凸出有可卡置于第一浅沟352、第二浅沟353的圆弧掣点362,而两侧面另一端点则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杆363,以及该转接座36对应于电路基板2的正极导接片21的两位置处各套设有由下方延伸于上方的导接片364,供与电路基板2的正极导接片21接触导通,又该转接座36于正面介于两导接片364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可压缩弹性的凸肋366,以及该转接座36于顶面凸伸的拨片366。因此该转接座36套置于座槽35的槽口中,其枢轴361对应卡掣于卡枢口351上,圆弧掣点362卡置于第一浅沟352中,挡杆363挡止于座槽35的槽口底部,以及拨片366对应套置于座槽35的缺口354中,如此将拨片366向下拨动,利用枢轴361的卡枢作用,转接座36套置于座槽35槽口中可向下摆动位移,及圆弧掣点362由卡置于第一浅沟352中转换卡置于第二浅沟353中,以及凸肋365受下压作用力而强迫压缩通过座槽35的槽口底部,并使凸肋365卡掣于座槽35的槽口底部,让转接座36下摆定位的作用,而不致有向上返回;同样的,只需将拨片366向上拨动,凸肋365受上提作用力而强迫压缩脱离座槽35的槽口底部卡掣定位作用,使可转接座36回复如第3图中图式状态。又如第7图所示,上述的上罩盖3于凹陷部31上方可用一透明的罩盖39予以罩盖保护,该上罩盖3于凹陷部31两侧外缘凹设一段沟槽37,及于凹陷部31下瑞顶缘凸设两组柱杆38,而罩盖39于两侧向内延伸形成一扣轨391,及于底面上凸出凸块392,使罩盖39利用两侧扣轨391套置于上罩盖3两侧沟槽37中可滑移罩盖凹陷部31,且使凸块392受柱杆38对应挡止,使罩盖39定位于上罩盖3上不致有向外滑移脱落的情形(如第八图所示);又,该充电器的上罩盖3并非限定搭配推拉式的罩盖39,其可进一步组配如第11图所示的拨动式罩盖39予以罩盖保护。再请参阅第9图及第10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充电电池充电器在电池充电使用时的实施例,当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为三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的电池充电器,其包括有上壳体、电路基板及上罩盖,该主壳体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上设有四组间隔排列安置的正极导接片、负极导接片,而该上罩盖是罩盖于主壳体上方,其上方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底部以三组凸肋而区分出四组可供电池方置的定位槽,且凹陷部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的位置各贯通有开孔,供使电路基板的负极导接片穿出该孔而外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罩盖的凹陷部于另一侧面上对应于定位槽的位置上设置有两组座槽,该座槽在两侧面底部切割有呈V型斜锥的卡枢口,且于两侧面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浅沟、第二浅沟,以及该座槽在顶部面上开设有缺口,供使座槽中可套置转接座;以及该转接座的两侧面凸出有可对应卡掣于卡枢口上的枢轴,并于侧面底部一端点上凸出有可卡置于第一浅沟的圆弧掣点,以及两侧面另一端点则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杆,以定位转接座摆动位移的行径,而该转接座对应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两位置处各套设有导接片,供与电路基板的正极导接片接触导通,并于该转接座正面介于两导接片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可压缩弹性的凸肋,以及顶面凸伸有可设置于缺口的拨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逢
申请(专利权)人:黄飞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