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2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包括外壳、火针、加热管、转动环,所述外壳上部设有多个连接孔,转动环安装在连接孔中,所述加热管安装在外壳中,且加热管的轴线与连接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火针有握柄和钢针组成,钢针一端与握柄连接,所述转动环外周为圆形,转动环内侧和握柄下部均为正六边形,握柄下部插入转动环中,钢针自上而下插入到加热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电热丝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火针进行加热,且转动环内通过锁柱将握柄锁住,在加热时无法拔出火针,并通过LED指示灯提示,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针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针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等。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现有的火针疗法多采用明火加热,反复多次引燃造成操作上不方便,初学中因操作不熟易出现弯针,且操作是医生不容易掌握温度和时间,影响火针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火针加热装置,通过电加热使火针升温,保证火针可以高效安全的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包括外壳、火针、加热管、转动环,所述外壳上部设有多个连接孔,转动环安装在连接孔中,所述加热管安装在外壳中,且加热管的轴线与连接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火针有握柄和钢针组成,钢针一端与握柄连接,所述转动环外周为圆形,转动环内侧和握柄下部均为正六边形,握柄下部插入转动环中,钢针自上而下插入到加热管内。
[0006]所述转动环内设有锁柱,转动环内设有锁孔,握柄和连接孔侧面均设有凹槽。
[0007]所述外壳上部的内侧设有开关,开关上设有弹片和接触片,弹片一端与开关连接,弹片另一端压在接触片上,转动环上设有连杆,连杆一端与转动环连接,连杆另一端卡在弹片和接触片之间。
[0008]所述加热管外周缠绕有的电热丝。
[0009]所述外壳上部设有LED指示灯。
[0010]所述加热管上部呈喇叭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电热丝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火针进行加热,且转动环内通过锁柱将握柄锁住,在加热时无法拔出火针,并通过LED指示灯提示,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火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转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锁柱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外壳,2

火针,3

加热管,4

转动环,5

连接孔,6

握柄,7

钢针,8

锁柱,9

锁孔,10

开关,11

弹片,12

接触片,13

电热丝,14

LED指示灯,15

凹槽,16

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包括外壳1、火针2、加热管3、转动环4,所述外壳1上部设有多个连接孔5,转动环4安装在连接孔5中,所述加热管3安装在外壳1中,且加热管3的轴线与连接孔5的轴线重合,所述火针2有握柄6和钢针7组成,钢针7一端与握柄6连接,所述转动环4外周为圆形,转动环4内侧和握柄6下部均为正六边形,握柄6下部插入转动环4中,钢针7自上而下插入到加热管3内。
[0020]进行火针治疗时,医护人员将火针2插入到转动环4中,此时连杆16挡在弹片11和接触片12之间,此时电热丝13未进行通电,且握柄6和连接孔5侧面的凹槽15以及锁孔9在同一个直线上,需要加热时,医护人员转动握柄6,此时连杆16从弹片11和接触片12之间滑出,开关10导通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使对应的电热丝13通电加热,此时握柄6上的凹槽15与锁孔9在同一个直线上,锁柱8插入到握柄6上的凹槽15内,由于锁柱8没有空间滑动,使得在加热时无法将握柄6拔出,控制器加热时开始计时,通过LED指示灯14进行提示,并有控制器进行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间后,加热管3的通电电流降低,进入保温状态,同时LED指示灯14变色,医护人员转动握柄6,使连杆16挡在弹片11和接触片12之间,此时握柄6和连接孔5侧面的凹槽15以及锁孔9重新回到同一个直线上,此时拉出握柄6时,锁柱8可以滑入到连接孔5侧面的凹槽15内,从而顺利拉出握柄6。
[0021]所述转动环4内设有锁柱8,转动环4内设有锁孔9,握柄6和连接孔5侧面均设有凹槽15,医护人员转动握柄6,使连杆16从弹片11和接触片12之间滑出,握柄6上的凹槽15与锁孔9在同一个直线上,锁柱8插入到握柄6上的凹槽15内,由于锁柱8没有空间滑动,使得在加热时无法将握柄6拔出,通过锁柱8可以锁住握柄6,防止医护人员误操作。
[0022]所述外壳1上部的内侧设有开关10,开关10上设有弹片11和接触片12,弹片11一端与开关10连接,弹片11另一端压在接触片12上,转动环4上设有连杆16,连杆16一端与转动环4连接,连杆16另一端卡在弹片11和接触片12之间,转动握柄6可以带动连杆16,使得开关10导通或者切断,进而为控制器提供信号,便于控制器判断加热或者保温。
[0023]所述加热管3外周缠绕有的电热丝13,电热丝13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0024]所述外壳1上部设有LED指示灯14,便于通过LED指示灯14的颜色提示医护人员不同的状态。
[0025]所述加热管3上部呈喇叭状,便于将钢针7引入到加热管3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火针(2)、加热管(3)、转动环(4),所述外壳(1)上部设有多个连接孔(5),转动环(4)安装在连接孔(5)中;所述加热管(3)安装在外壳(1)中,且加热管(3)的轴线与连接孔(5)的轴线重合;所述火针(2)有握柄(6)和钢针(7)组成,钢针(7)一端与握柄(6)连接;所述转动环(4)外周为圆形,转动环(4)内侧和握柄(6)下部均为正六边形,握柄(6)下部插入转动环(4)中,钢针(7)自上而下插入到加热管(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4)内设有锁柱(8),转动环(4)内设有锁孔(9),握柄(6)和连接孔(5)侧面均设有凹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丽雁李凤珍李超东龙朝阳李新明舒建龙王苑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