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18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高度调节装置和调平装置,所述底板和支撑板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调平装置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调平装置为可伸缩件,所述调平装置设有五组且分别设于底板底壁四角处和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墙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折叠、调高、调平的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调平的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调平的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墙体施工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墙体一般由混凝土浇筑或砖块砌成,同时,墙面也需要进行粉刷、贴面等装饰美化。在整个墙体和墙面施工过程中,随着墙体和墙面不断的升高,施工人员需要搭接登高装置,而这些登高装置一般是由一些简易木料组成,这些有木料组成的登高装置结构强度低,稳定性差,高度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调高、调平的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高度调节装置和调平装置,所述底板和支撑板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调平装置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调平装置为可伸缩件,所述调平装置设有五组且分别设于底板底壁四角处和中心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连接组件三、横杆、铰接座一、铰接座二、铰接座三、齿轮一、齿轮二、齿板一、齿板二、连接板、限位孔、控制板、螺杆和固定座,所述铰接座一、铰接座二和铰接座三并列设于底板上,所述连接组件一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一上,所述连接组件一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二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二上,所述连接组件二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三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三上,所述连接组件三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和连接组件三结构相同且可折叠,所述横杆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一上,所述横杆另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二上,所述齿轮一设于连接组件二底端,所述齿轮一设于连接组件二底端,所述齿轮二设于连接组件三底端,所述限位孔设于底板上,所述连接板滑动贯穿限位孔,所述连接板为L行结构设置,所述齿板一设于连接板端部且啮合于齿轮一底部,所述齿板二设于连接板远离齿板一的端部且啮合于齿轮二顶部,所述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连接组件三、横杆、铰接座一、铰接座二、铰接座三、齿轮一、齿轮二、齿板一、齿板二、连接板和限位孔均以底板横向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控制板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板的拐角处,所述固定座设于底板上,所述螺杆一端旋转贯穿控制板且伸出,所述螺杆另一端旋转贯穿固定座且伸出。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一包括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顶端旋转设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杆二底端旋转设于铰接座一上,所述连接杆一底端和连接杆二顶端旋转连接,所述横杆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一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连接处,所述横杆另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二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连接处,所述横杆平行与底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组件三与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相对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远离控制板的端部设有摇把。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平装置包括螺栓和螺筒,所述螺筒顶壁设于底板上,所述螺栓顶部旋转设于螺筒内。
[0008]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原理对顶板进行高度的调节且可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节省空间,高度调节装置可通过在现有的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和连接组件三上继续叠加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和连接组件三和横杆,则可控制高度可调节的范围,另外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利用螺杆、齿轮一、齿轮二、齿板一和齿板二可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调平装置的可伸缩性,对底板的四角和中部进行调平。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底板,2、支撑板,3、高度调节装置,4、调平装置,5、连接组件一,6、连接组件二,7、连接组件三,8、横杆,9、铰接座一,10、铰接座二,11、铰接座三,12、齿轮一,13、齿轮二,14、齿板一,15、齿板二,16、连接板,17、限位孔,18、控制板,19、螺杆,20、固定座,21、连接杆一,22、连接杆二,23、摇把,24、螺栓,25、螺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述,本技术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2、高度调节装置3和调平装置4,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通过高度调节装置3进行连接,所述调平装置4设于底板1底壁,所述调平装置4为可伸缩件,所述调平装置4设有五组且分别设于底板1底壁四角处和中心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连接组件一5、连接组件二6、连接组件三7、横杆8、铰接座一9、铰接座二10、铰接座三11、齿轮一12、齿轮二13、齿板一14、齿板二15、连接板16、限位孔17、控制板18、螺杆19和固定座20,所述铰接座一9、铰接座二10和铰接座三11并列设于底板1上,所述连接组件一5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一9上,所述连接组件一5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2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二6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二10上,所述连接组件二6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2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三7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三11上,所述连接组件三7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2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一5、连接组件二6
和连接组件三7结构相同且可折叠,所述横杆8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一5上,所述横杆8另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二6上,所述齿轮一12设于连接组件二6底端,所述齿轮一12设于连接组件二6底端,所述齿轮二13设于连接组件三7底端,所述限位孔17设于底板1上,所述连接板16滑动贯穿限位孔17,所述连接板16为L行结构设置,所述齿板一14设于连接板16端部且啮合于齿轮一12底部,所述齿板二15设于连接板16远离齿板一14的端部且啮合于齿轮二13顶部,所述连接组件一5、连接组件二6、连接组件三7、横杆8、铰接座一9、铰接座二10、铰接座三11、齿轮一12、齿轮二13、齿板一14、齿板二15、连接板16和限位孔17均以底板1横向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控制板18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板16的拐角处,所述固定座20设于底板1上,所述螺杆19一端旋转贯穿控制板18且伸出,所述螺杆19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施工单侧钢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板、高度调节装置和调平装置,所述底板和支撑板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调平装置设于底板底壁,所述调平装置为可伸缩件,所述调平装置设有五组且分别设于底板底壁四角处和中心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连接组件三、横杆、铰接座一、铰接座二、铰接座三、齿轮一、齿轮二、齿板一、齿板二、连接板、限位孔、控制板、螺杆和固定座,所述铰接座一、铰接座二和铰接座三并列设于底板上,所述连接组件一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一上,所述连接组件一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二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二上,所述连接组件二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三的底端旋转铰接于铰接座三上,所述连接组件三的顶端旋转铰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连接组件一、连接组件二和连接组件三结构相同且可折叠,所述横杆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一上,所述横杆另一端旋转设于连接组件二上,所述齿轮一设于连接组件二底端,所述齿轮一设于连接组件二底端,所述齿轮二设于连接组件三底端,所述限位孔设于底板上,所述连接板滑动贯穿限位孔,所述连接板为L行结构设置,所述齿板一设于连接板端部且啮合于齿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哲孟华东阮建鑫卫保国尹凡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