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074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包括生态浮岛和隔板,还包括固定机构和浮力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外板、定柱、嵌合筒、连接杆、侧板和钉柱构成,所述生态浮岛的一端外壁处伸出有外板,且外板的底端向下伸出有定柱,所述定柱向下嵌入嵌合筒的筒孔内部,在隔板外侧生态浮岛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将连接杆外壁处的侧板向河岸或河堤贴去,使得侧板底端借助钉柱钉入河岸或河堤处固定,此时生态浮岛外侧以外板固定的定柱可以向下嵌入连接杆后端的嵌合筒处进行固定,此时生态浮岛借助固定机牢固的在河道外侧的河岸或河堤处固定,防止生态浮岛被较大水流冲走。防止生态浮岛被较大水流冲走。防止生态浮岛被较大水流冲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质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河道平整治理的目标为沿河两岸形成绿化封河育草、恢复植被、抑制杨尘、控制污染源、形成生态河道。河道分段形成观赏水面或较宽阔的绿地景观,结合绿化适当建设为较为集中的景区。河道平整平面设计原则为不改变河道走向,设计河道中心线与现状河道中心线基本一致。
[0003]专利号CN201720976674.4的一种用于河道、湖泊地表水水质治理养护的治理装置,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风机以及浮筒;下矩形架内侧固定有四个相互连通的管道,一组相对的两个管道之间纵向间隔设置有微孔纳米曝气管,每个微孔纳米曝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管道相连通,上矩形架与下矩形架之间设置有竖直管,竖直管的一端与其中一管道相连通,竖直管的另一端通过风管与风机的出气口连接,优点是:治理养护河道水质过程中,无需另外投加药剂或微生物菌种,材料本身惰性耐用外,提升改善水体水质的同时,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效果持久稳定,还能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抑制藻类水华发生,水体透明度增加。
[0004]目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时多以生态养护为主,通过将生态浮岛固定在河道一侧的水域中,然后将净化藻类或水生植物定植在生态浮岛的中部与水域接触,水生植物根系形成的微生物膜对有机质的降解作用和植物本身对营养盐的吸收作用而去除污染物,1、但此种生态浮岛在河道周边缺乏较好的固定机构,进而生态浮岛受较到大水流时容易向下漂流丢失;2、生态浮岛外侧一般设置有浮筒辅助浮岛的漂浮,而这种浮筒较为简单防护性能较差,进而河水中流动的废弃物树枝等物体容易损伤浮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包括生态浮岛和隔板,还包括固定机构和浮力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外板、定柱、嵌合筒、连接杆、侧板和钉柱构成,所述生态浮岛的一端外壁处伸出有外板,且外板的底端向下伸出有定柱,所述定柱向下嵌入嵌合筒的筒孔内部,且嵌合筒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侧板的板体底端向下伸出有钉柱,所述生态浮岛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浮力机构,且浮力机构由L形护板、连接块、浮筒和橡胶块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岛的两侧外壁处对称安装有浮筒,且浮筒上方的生态浮岛处固定连接有L形护板,所述L形护板底端与浮筒下方的生态浮岛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L形护板的外侧表面粘接有橡胶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岛的中部槽体处安装有隔板;生态浮岛中部槽体处的隔板可以分割槽体,使得生态浮岛中部出现多处水生植物定植用槽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钉柱在侧板的底端排列设置有两组;侧板借助较多的钉柱钉在河道一侧的河岸处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柱和外板在生态浮岛处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杆后方的嵌合筒对称设置有两组;生态浮岛外侧两组的外板处有两组的钉柱与连接杆后方两组的嵌合筒进行对称嵌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隔板外侧生态浮岛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将连接杆外壁处的侧板向河岸或河堤贴去,使得侧板底端借助钉柱钉入河岸或河堤处固定,此时生态浮岛外侧以外板固定的定柱可以向下嵌入连接杆后端的嵌合筒处进行固定,此时生态浮岛借助固定机牢固的在河道外侧的河岸或河堤处固定,防止生态浮岛被较大水流冲走。
[0014]2、本技术通过在生态浮岛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浮力机构,生态浮岛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L形护板,而L形护板与生态浮岛之间有连接块连接支撑,浮筒则可以安装在L形护板与连接块之间的生态浮岛处辅助生态浮岛在河道水域处漂浮,当河道水域中的树枝杂物撞向浮筒时,L形护板外侧有橡胶块软性缓冲,并且L形护板配合连接块护在浮筒的外侧进行保护,进而确保生态浮岛外侧存在防护性好的浮力结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的固定机构爆炸图。
[0017]图中:1、生态浮岛;2、隔板;3、固定机构;301、外板;302、定柱;303、嵌合筒;304、连接杆;305、侧板;306、钉柱;4、浮力机构;401、L形护板;402、连接块;403、浮筒;404、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包括生态浮岛1和隔板2,还包括固定机构3和浮力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3由外板301、定柱302、嵌合筒303、连接杆304、侧板305和钉柱306构成,所述生态浮岛1的一端外壁处伸出有外板301,且外板301的底端向下伸出有定柱302,所述定柱302向下嵌入嵌合筒303的筒孔内部,且嵌合筒303与侧板30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所述侧板305的板体底端向下伸出有钉柱306,所述生态浮岛1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浮力机构4,且浮力机构4由L形护板401、连接块402、浮筒403和橡胶块404构成。
[0020]其中,所述生态浮岛1的两侧外壁处对称安装有浮筒403,且浮筒403上方的生态浮岛1处固定连接有L形护板401,所述L形护板401底端与浮筒403下方的生态浮岛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2,且L形护板401的外侧表面粘接有橡胶块404。
[0021]其中,所述生态浮岛1的中部槽体处安装有隔板2;生态浮岛1中部槽体处的隔板2可以分割槽体,使得生态浮岛1中部出现多处水生植物定植用槽体。
[0022]其中,所述钉柱306在侧板305的底端排列设置有两组;侧板305借助较多的钉柱
306钉在河道一侧的河岸处固定。
[0023]其中,所述定柱302和外板301在生态浮岛1处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杆304后方的嵌合筒303对称设置有两组;生态浮岛1外侧两组的外板301处有两组的钉柱302与连接杆304后方两组的嵌合筒303进行对称嵌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在隔板2外侧生态浮岛1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3,将连接杆304外壁处的侧板305向河岸或河堤贴去,使得侧板305底端借助钉柱306钉入河岸或河堤处固定,此时生态浮岛1外侧以外板301固定的定柱302可以向下嵌入连接杆304后端的嵌合筒303处进行固定,此时生态浮岛1借助固定机3牢固的在河道外侧的河岸或河堤处固定,防止生态浮岛1被较大水流冲走,在生态浮岛1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浮力机构4,生态浮岛1的两侧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包括生态浮岛(1)和隔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3)和浮力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3)由外板(301)、定柱(302)、嵌合筒(303)、连接杆(304)、侧板(305)和钉柱(306)构成,所述生态浮岛(1)的一端外壁处伸出有外板(301),且外板(301)的底端向下伸出有定柱(302),所述定柱(302)向下嵌入嵌合筒(303)的筒孔内部,且嵌合筒(303)与侧板(30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所述侧板(305)的板体底端向下伸出有钉柱(306),所述生态浮岛(1)的两侧外壁处设置有浮力机构(4),且浮力机构(4)由L形护板(401)、连接块(402)、浮筒(403)和橡胶块(404)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治理养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尚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宜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