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58787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氢、甲基、氟、氯、溴、碘中的一种;R2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胺基、二甲氨基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诊断AD的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运用。本荧光探针由于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可有效避免自吸收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可避免由于探针使用浓度、探针分布不均等导致的误差。此外,该探针在实际检测中,操作大幅简化,荧光背景信号低,信噪比高。本荧光探针响应快速,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对于AD样本具有高选择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探针在诊断AD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阔的应用前景。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与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阿尔茨海默症(AD)判断和分析
,即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脑疾病,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大脑中淀粉样β(Aβ)斑块的形成和积聚被认为是AD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病理学标志。商业硫黄素衍生物(ThT或ThS)是众所周知的体外组织学染色淀粉样纤维的金标准探针。其存在固有缺陷,包括荧光富集猝灭效应产生的畸变信号、常亮模式产生的不可避免噪音以及血脑屏障(BBB)渗透性有限,严重阻碍了其转化为体内成像。事实上,对于Aβ斑块的原位定位,目前还远未获得准确的生物学及光学定位信息。
[0003]Aβ的产生需要β

分泌酶和γ

分泌酶参与剪切,β

分泌酶,通常被称为淀粉蛋白前体蛋白β

分解酶1(β

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1),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氢、甲基、氟、氯、溴、碘中的一种;R2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胺基、二甲氨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是如式Ⅱ所示: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化合物1置于圆底烧瓶中,接着加入溶剂进行溶解;然后依次加入化合物2、30%双氧水和浓盐酸,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此时大量黄色絮状物产生,抽滤,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3;其合成路线如下:(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1)制备的化合物3,并加入化合物六次甲基四胺和溶剂,氮气保护,然后再移至设定温度下进行回流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吸出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4;其合成路线如下:(3)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2)制备的化合物4,并加入化合物5和溶剂,并滴加饱和的NaOH溶液,接着在氮气保护和无水条件下,滴加二茂铁二氯化钯试剂,滴加完毕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吸出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6;其合成路线如
下:(4)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3)制备的化合物6,并加入化合物7和溶剂,氮气保护和无水条件下滴加二茂铁二氯化钯试剂,滴加完毕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吸出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8;其合成路线如下:(5)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4)制备的化合物8,并加入溶剂,接着将反应体系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三次,并在氮气保护和无水的条件下,加入碘甲烷,然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吸出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Ⅰ,其合成路线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甲醇、冰醋酸、二氯甲烷、乙腈、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1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15)mmol:(30~50)mL;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0.5~1.5);化合物1、30%双氧水和浓盐酸的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彬毕桉耀郑凡吴军勇丁季鹏高峰容鹏飞张声旺向大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