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动车组装领域,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零部件进行组装越来越普及,而机动车内的密封圈作为两个部件之间的衔接物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密封圈在机动车的热交换器中的作用。
[0003]基于密封圈的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一般通过振动盘的方式进行上料,而如何对密封圈进行高效率的分料以及拾取是亟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该上料装置通过分离模组将密封圈分离后,便于拾取模组拾取密封圈,提高上料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本体,所述上料装置本体包括:输送模组,其用于使得若干密封圈排列整齐的进行传送;分离模组,其位于所述输送模组的末端,所述输送模组将所述密封圈传送至所述分离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本体,所述上料装置本体包括:输送模组(32),其用于使得若干密封圈(e)排列整齐的进行传送;分离模组(35),其位于所述输送模组(32)的末端,所述输送模组(32)将所述密封圈(e)传送至所述分离模组(35)上后,所述密封圈(e)在所述分离模组(35)的作用下远离所述输送模组(32)的末端;拾取模组(33),所述拾取模组(33)将位于所述分离模组(35)上的所述密封圈(e)进行拾取并传送,以对所述密封圈(e)进行上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组(3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输送通道(322),所述输送通道(322)匹配所述密封圈(e),若干所述密封圈(e)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所述输送通道(322)方向进行传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组(32)还包括盖板(323),所述盖板(323)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322)上,所述盖板(323)位于所述输送通道(322)内的所述密封圈(e)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组(35)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阻停所述输送通道(322)内的所述密封圈(e),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512)、支撑架(3511)、伸缩杆和阻挡件(3513),所述支撑架(3511)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322)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51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511)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阻挡件(3513),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512),所述阻挡件(3513)位于所述输送通道(322)内的所述密封圈(e)的上方,所述阻挡件(3513)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512)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以阻挡或远离所述输送通道(322)内的所述密封圈(e)。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组(35)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3522)与载台(3521),所述载台(35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522),所述载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昊阳,侯波,周志平,方建旭,刘阳,黄建平,曹葵康,黄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