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连结构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6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的铅酸蓄电池。它省去了传统结构中的偏极柱,各单体电池4之间由高于电池槽1的汇流排5直接串联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较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优异的耐震动性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连结构铅酸蓄电池,具有新型单体间连接结构。它属于化学电源
目前,铅酸电池单体间的连接结构采用穿壁焊或桥焊结构。这两种结构由于需要偏极柱,因此使焊接工艺复杂。具有这两种结构的铅酸电池的内阻较大,致使电池在放电状态下,特别是在高倍率放电状态下内部压降过大,影响电池功率的输出。此外,上述两种结构的铅酸电池比能量较低,耐震动性能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低欧姆内阻,高耐震动性能,高比能量的铅酸蓄电池。本技术的直连结构铅酸蓄电池含有电池槽1、电池盖2、极组3、汇流排5、端极柱6。所述极组3由正极7、负极8、以及分隔正负极板的隔板9组成。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电池焊接后透视示意图。图2是电池封胶后的正面剖视图。在图1中,极群由正负极板以及置于它们之间的隔板组成。极群中正极的极耳10在极群的一端,负极的极耳在极群的另一端,相邻的单体电池的极群的继续排列相反,且由汇流排5串联成为一个电池组。电池两端的两个极群分别引出一个端极柱,极性相反,电池封胶后,端极柱与铸在电池盖上的铅套11烧焊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电池端极柱的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1.除两个端极柱需单独焊接以外,串联其它单体电池的汇流排壳一次焊接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2.省去了偏极柱,减小了欧姆内阻,提高了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了电池的重量比能量。3.封胶固化后,整个汇流排完全被环氧树脂12包围,使得电池极组、电池槽、电池盖粘合成一个整体,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耐震动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的铅酸蓄电池,由电池槽、电池盖、以及由正极、负极和隔板组成的电池极组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各单体电池之间由高于电池槽的汇流排直接串联焊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的铅酸蓄电池。它省去了传统结构中的偏极柱,各单体电池4之间由高于电池槽1的汇流排5直接串联焊接。本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较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优异的耐震动性能。文档编号H01M10/06GK2409617SQ0020521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吴畏, 于长忠, 赵巍, 王克俭, 王九成, 刘长祥 申请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的铅酸蓄电池,由电池槽[1]、电池盖[2]、以及由正极[7]、负极[8]和隔板[9]组成的电池极组[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各单体电池[4]之间由高于电池槽的汇流排[5]直接串联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畏于长忠赵巍王克俭王九成刘长祥
申请(专利权)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