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7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其能够使锅炉排渣更加通畅,防止锅炉运行结焦,减少床料运行损耗,其包括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安装有带风帽的接管,所述布风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连接落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管为方形落渣管,所述落渣管的侧壁上连接两根对称布置的松动风支管,所述松动风支管的出风口倾斜向上布置。出风口倾斜向上布置。出风口倾斜向上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传统燃煤锅炉因碳排放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将逐步被淘汰、取代,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各大厂家对燃用固废物或生物质的新型锅炉更加关注,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实现对固废物与生物质的再利用,目前此类新型锅炉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0003]固废物与生物质燃料和传统燃煤相比较为复杂,以生物质为例,南方电厂相比北方不具备大量燃用秸秆的条件,因此常常掺烧部分建筑模板,而建筑模板中因存在大量的铁钉与铁丝,虽然在燃料上料时已通过除铁器处理,但大量的铁钉仍留在模板上,铁丝与燃料纠缠在一起,无法彻底通过除铁器去除,长时间的积累使铁丝铁钉堆积在床上堵塞落渣管,造成锅炉排渣不畅并进一步产生结焦,严重影响锅炉正常安全运行。
[0004]部分厂家采用放大落渣管的方案,使难以流化的大质量、大体积炉渣排出。但单纯的放大落渣管容易使其周围形成流化死区,并不完全利于炉渣的流化与顺畅排出,同时由于落渣管过大,导致运行时细灰与可燃物流失量增大,不利于锅炉长期经济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不畅问题,容易结焦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单纯放大落渣管造成床料运行损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其能够使锅炉排渣更加通畅,防止锅炉运行结焦,减少床料运行损耗。r/>[0006]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其包括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安装有带风帽的接管,所述布风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连接落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管为方形落渣管,所述落渣管的侧壁上连接两根对称布置的松动风支管,所述松动风支管的出风口倾斜向上布置。
[0007]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松动风支管与所述落渣管的连接段为倾斜向上布置,倾斜角度为20

60
°
;两个所述松动风支管连接同一根松动风母管一端,所述松动风母管另一端连接高压风机或压缩空气源,所述松动风母管上安装有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布风板以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前后两侧呈阶梯状布置,且前后两端高于中心位置;所述接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风帽支撑于所述凸台且所述凸台边缘设置有一圈卡环,所述风帽冷态下外表面与所述卡环内侧面之间留有1mm间隙,所述风帽受热膨胀时抵住所述卡环实现锁紧。
[0008]采用本专利技术后,落渣管采用方形结构,在落渣管横截面积相同时比传统的圆形落
渣管对床面深度的占比更大,有利于排渣,而且在放大落渣管横截面时,方形比圆形对风帽和接管的布置影响更小,有利于流化;两根对称布置的松动风支管往炉膛内斜向上吹入松动风,实现对冲提升,更好的吹动炉渣,避免产生流化死区,还可以将炉膛内的细灰和可燃物吹回炉膛内,避免了床料流失与排渣含碳量过高;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实现了锅炉排渣更加通畅,防止了锅炉运行结焦,减少了床料运行损耗;进一步的,松动风可以由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来实现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床料的排渣可调,更利于流化,接管上卡环的布置,热态运行时风帽受热膨胀,实现热态自锁,防止铁钉、铁丝等侵入物进入接管卡环与风帽的接触面,有利于维持正常流化,促进排渣,布风板两侧往中心呈阶梯状布置,也更利于让渣块往落渣管靠近,更利于排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布风板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落渣管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松动风送入状态示意图;图6为风帽与接管示意图(冷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其包括炉膛1,图1中标出了炉膛前墙2和炉膛后墙3位置,炉膛1底部设置有布风板4,布风板4上安装有带风帽5的接管6,布风板4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连接落渣管7,落渣管7为方形绝热落渣管,为了便于描述,将炉渣管7与炉膛前侧和后侧平行的边作为落渣管的宽,将炉渣管7与炉膛左侧和右侧平行的边作为落渣管的长,长:宽通常为400:200或400:300等,其比例可根据燃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过长一定是大于宽的。当落渣管7横截面积相同时,方形的落渣管相比圆形的落渣管对床面深度的占比更大,因此有利于排渣,假设横截面积为3.14时,方形的落渣管可以做到3.14*1,而圆形的落渣管的半径为1,直径为2,方形的长度上更长,让渣料更方便的进入落渣管;当放大落渣管7的截面时,方形的落渣管相比圆形的落渣管对床面风帽的布置影响更小,使风帽排布更加简单合理,有利于流化,因为圆形的落渣管变大时是360
°
方向同时扩大,使得一圈的风帽都要重新进行排布,而方形的落渣管变大时,可以只改变长或者宽,只需要调整小部分的风帽。
[0011]落渣管7的侧壁上连接两根对称布置的松动风支管8,松动风支管8的出风口倾斜向上布置,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实现:松动风支管8与落渣管7的连接段为倾斜向上布置,倾斜角度可以是20

60
°
,常见的采用45
°
即可。
[0012]两个松动风支管8连接同一根松动风母管9一端,松动风母管9另一端连接高压风机或压缩空气源,松动风母管9上安装有调节阀10和压力传感器11;运行时开启调节阀,松动风通过两根松动风支管8引入落渣管7,并在落渣管7中对冲后提升,吹动底部的炉渣,起到流化的作用,避免产生流化死区,同时还可以将布风板4上细灰和可燃物吹回至炉膛1内,避免床料流失与排渣含碳量过高。对应不同状态的燃料,可以通过观察压力传感器11的压
力值的变化判断排渣与流化状态,相应调节调节阀10开度控制引入松动风量的大小,真正做到对应不同床料的排渣可调。引入的松动风同时会对落渣管7起到冷却作用,有利于防止落渣管7变形,增加了运行可靠性。
[0013]布风板4以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前后两侧呈阶梯状布置,且前后两端高于中心位置,利于渣块靠自身重力向落渣管靠近,利于排渣。阶梯状的倾斜角度根据不同的燃料特性设置到5~20度之间。
[0014]接管6的外周面设置有凸台12,风帽5支撑于凸台12且凸台12边缘设置有一圈卡环13。燃烧固废物和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维持运行安全,保证流化与排渣,通常会将一次风稍稍使用的大一些,这样容易造成风帽被吹起,铁丝与铁钉易于侵入风帽与接管台座产生的缝隙中,影响流化、排渣和后续维修保养。
[0015]本申请中,风帽5冷态下外表面与卡环13内侧面之间留有1mm间隙,在热态运行时风帽5受热膨胀,卡环13内表面将与风帽5外表面贴紧,实现热态自锁,防止铁钉、铁丝等侵入物进入接管台座与风帽间的接触面,有利于维持正常流化,促进排渣,由于风帽不需要焊接,此自锁结构使风帽拆卸便利,有利于维修保养。
[0016]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可使锅炉排渣更加通畅,防止锅炉运行结焦,减少床料运行损耗;本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其包括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安装有带风帽的接管,所述布风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连接落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渣管为方形落渣管,所述落渣管的侧壁上连接两根对称布置的松动风支管;所述松动风支管与所述落渣管的连接段为倾斜向上布置,倾斜角度为20

60
°
;两个所述松动风支管连接同一根松动风母管一端,所述松动风母管另一端连接高压风机或压缩空气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照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