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25857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酸苯海拉明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百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巴拉纳河流域,隶属于膜翅目蚁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对农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红火蚁极具攻击性,在受干扰后会攻击人类,而且还会产生极强的群体攻击,通过蜇咬向受害者皮肤注射毒液。被蜇部位会有持续的烧痛感,局部皮肤形成红斑、水泡、硬肿,伴有极强的皮肤瘙痒,抓挠后水泡破裂后极易出现细菌二次感染。目前市面上缺乏针对红火蚁叮蜇的止痒产品,现阶段主要是使用清凉油和风油精类产品进行止痒,其主要原料是樟脑、冰片和薄荷,这几种原料油消肿止痛、疏风散热的功效,且一定程度上快速见效,但缺点是这几种原料的止痒原理是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分散人的神经和大脑对痒的感觉,时效性短,药效过后依旧瘙痒难耐,止痒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红火蚁叮蜇治疗的快速止痒,且时效性长的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酸苯海拉明10

30份、维生素B3 10

30份、薄荷脑10

30份、樟脑10

30份、冰片10

30份、桉叶油10

30份、蜂蜡40

50份、羊毛脂80

100份和凡士林1000份。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酸苯海拉明20份、维生素B3 20份、薄荷脑20份、樟脑20份、冰片20份、桉叶油20份、蜂蜡40份、羊毛脂80份和凡士林1000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分别将盐酸苯海拉明、樟脑、薄荷脑和冰片研磨过筛;
[0009]B、混合樟脑和薄荷脑,使它们共熔,随后加入桉叶油混匀,得到芳香油混合液。
[0010]C、将蜂蜡、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加热使它们溶解,并搅拌混匀;
[0011]D、向蜂蜡、凡士林和羊毛脂的热混合液中加入芳香油混合液,搅拌混匀,然后降温至45

55℃时加入盐酸苯海拉明、维生素B3和冰片粉末,搅拌混匀,停止加热,降温至30~35℃时停止搅拌,待冷却至室温。
[0012]优选,所述的过筛是过6号筛(100目)。
[0013]优选,所述的加热是水浴加热至80℃。
[0014]优选,所述的步骤D为:向蜂蜡、凡士林和羊毛脂的热混合液中加入芳香油混合液,
在搅拌转速为30~40r/min下搅拌30min,然后降温至45

55℃时加入盐酸苯海拉明、维生素B3和冰片粉末,在搅拌转速为15~25r/min下搅拌30min,再停止加热,降温至30~35℃时停止搅拌,待冷却至室温。
[0015]上述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16]盐酸苯海拉明:具有抗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皮肤黏膜的过敏,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其他的皮肤瘙痒症、肛门瘙痒症、外阴瘙痒症、药疹或黄疸时的瘙痒,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维生素B3:可以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防止皮肤粗糙,有利于受伤害的细胞或皮肤复原,对维持正常组织,尤其是皮肤、消化道、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薄荷脑:味辛,性凉,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樟脑:味辛,性温,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清热散毒、消肿散火的功效。桉叶油:味辛、苦,性平,可用于皮肤瘙痒、神经痛等。蜂蜡:味甘,性微温,解毒,敛疮,生肌,止痛。羊毛脂:能使主药迅速被粘膜及皮肤吸收,有附着力,性质稳定,且能吸水,不易酸败。凡士林:保持皮肤组织湿润,减少空气接触和细菌感染,使创面保持自身修复能力较高的状态,不易留疤。
[0017]以上诸药中西合用,共奏杀菌止痒、清热燥湿、消肿散结、祛风解毒功效,能减轻烧烫伤发痒患者皮肤炎症反应。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的使用方法,具体是将少量所述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涂抹于红火蚁叮蜇处,一日2

3次。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在制备治疗红火蚁叮蜇药物中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具有杀菌止痒、清热除湿、祛风解毒功效,涂抹于红火蚁叮蜇患处1

2分钟即有镇痛止痒效果,并能长效止痒,避免抓挠后皮肤破损产生炎症。同时,本专利技术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致病菌的孳生,达到杀菌止痒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但不都成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性限制。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方参见表1。
[0024]表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方(重量份)
[0025] 盐酸苯海拉明维生素B3薄荷脑樟脑冰片桉叶油蜂蜡羊毛脂凡士林实施例120202020202040801000实施例210101010101040801000实施例3303030303030501001000实施例40202020202040801000实施例5200000040801000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盐酸苯海拉明20份、
维生素B3 20份、薄荷脑20份、樟脑20份、冰片20份、桉叶油20份、蜂蜡40份、羊毛脂80份、凡士林1000份。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分别将盐酸苯海拉明、樟脑、薄荷脑和冰片研磨,过6号筛(100目)。
[0030](2)混合樟脑和薄荷脑,使它们共熔,随后加入桉叶油混匀,得到芳香油混合液。
[0031](3)将蜂蜡、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它们溶解,并搅拌混匀。
[0032](4)向蜂蜡、凡士林和羊毛脂的热混合液中分别加入芳香油混合液,在搅拌转速为30~40r/min下搅拌30min。然后降温至45

55℃时加入盐酸苯海拉明、维生素B3和冰片粉末,在搅拌转速为15~25r/min下搅拌30min,再停止加热,降温至30~35℃时停止搅拌,待冷却至室温时装瓶密封即可。
[0033]实施例2
[0034]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酸苯海拉明10

30份、维生素B3 10

30份、薄荷脑10

30份、樟脑10

30份、冰片10

30份、桉叶油10

30份、蜂蜡40

50份、羊毛脂80

100份和凡士林10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酸苯海拉明20份、维生素B3 20份、薄荷脑20份、樟脑20份、冰片20份、桉叶油20份、蜂蜡40份、羊毛脂80份和凡士林1000份。3.一种红火蚁叮蜇外用止痒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别将盐酸苯海拉明、樟脑、薄荷脑和冰片研磨过筛;B、混合樟脑和薄荷脑,使它们共熔,随后加入桉叶油混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庆型吕利华齐国君陈洁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