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6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主要包括罩体、活动门和驱动装置,罩体将观测墩上的棱镜罩住,罩体为不透明材料制作,其侧壁正对棱镜位置处开设通视窗,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活动门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实现活动门的自动开闭。罩体将各棱镜罩住,罩体上设置正对棱镜的通视窗,在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不测量时,活动门正对关闭。在需要通过某个棱镜测量时,控制活动门打开,使棱镜通过通视窗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控制活动门关闭。活动门的自动开闭可通过带WIFI的驱动装置远程实现。某个棱镜测量时,其它棱镜被不透光的罩体罩住,可很好的解决棱镜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老坝的视准线测量升级改造。视准线测量升级改造。视准线测量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


[0001]本技术属于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大坝水平位移监测项目是大坝安全监测中重点项目之一,坝顶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法,传统视准线测量采用经纬仪和活动觇标配合测量,但随着T3经纬仪的停产及老化,寻找更加高效快捷的视准线监测方法变得迫切。但在采用全站仪替换T3经纬仪,用棱镜替换活动动觇标时,由于老重力坝原始视准线布置受地形影响,全站仪测量夹角较小,视场内存在多个棱镜,棱镜存在相互干扰严重的问题,易导致全站仪难照准,测量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
[000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主要包括罩体、活动门和驱动装置,罩体将观测墩上的棱镜罩住,罩体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其侧壁正对棱镜位置处开设通视窗,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活动门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实现活动门的自动开闭。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为圆筒体,其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开口端。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横梁。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门位于所述通视窗的内侧,为尺寸大于通视窗尺寸的弧形板。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和连接臂,连接臂与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的机械手末端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安装于所述横梁上,其机械手朝向所述通视窗的正上方中间位置处。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为7字形结构,其竖直段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活动门上端的中间位置。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上安装环境监测传感器。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成型后在外表面喷涂油漆以防反光影响测量。
[0013]本技术通过罩体将各棱镜罩住,罩体上设置正对棱镜的通视窗,在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在不测量时,活动门正对关闭。在需要通过某个棱镜测量时,控制活动门打开,使棱镜通过通视窗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控制活动门关闭。活动门的自动开闭可通过带
WIFI的驱动装置远程实现。某个棱镜测量时,其它棱镜被不透光的罩体罩住,所以可很好的解决棱镜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本技术尤其适用于老坝的坝顶水平位移测点集中、测点间夹角狭小、仪器站难照准、棱镜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有利于解决视准线测量升级改造,通过全站仪搭配本技术可替换传统的T3经纬仪和活动觇标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尤其适用于老坝的视准线改造。
[0018]结合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智能棱镜罩包括罩体1、横梁2、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连接臂4、活动门5和环境监测传感器6。
[0019]本实施例的罩体1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圆筒体,其直径小于用于安装棱镜7的观测墩8的直径。罩体1安装后,棱镜7位于罩体1轴向中心线的中上部。为了便于罩体1的安装定位,在罩体1的下端设置有外折边。
[0020]为了保证罩体1的强度及使用寿命,将罩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同时为了避免罩体反光,制作成型后在其外表面喷涂灰色的防腐漆。
[0021]罩体1的侧壁在棱镜7的正前方设置矩形的通视窗,且通视窗以棱镜为中心。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5。
[0022]活动门5为尺寸大于通视窗尺寸的弧形板,能将通视窗完全遮盖住。
[0023]罩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横梁2用于安装固定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和环境监测传感器6。
[0024]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为外购件开关阀,市场上有现成的成品,自带WIFI连接功能,其执行开关动作的机械手可自动转动90度。
[0025]成品目前基本上是用于燃气管道和水管的自动开关,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
[0026]本实施例将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用来控制通视窗处活动门的开闭,对其用途进行拓展,只需在其机械手的末端固连一个连接臂4,将连接臂4与活动门5固连即可实现活动门的自动开闭。
[0027]具体来说,连接臂4采用7字形结构,其竖直段末端固定于活动门5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其水平段末端与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的机械手固定,且与机械手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8]安装时,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通过其自带的连接座固定于罩体内顶部的横梁2上,活动门5通过连接臂4悬吊于罩体上通视窗的内侧。
[0029]环境监测传感器6安装于横梁2上,可监测环境压力和温湿度,监测数据可为后续业内处理提供气象修正依据。
[0030]本实施例通过罩体将各棱镜罩住,罩体上设置正对棱镜的通视窗,在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在不测量时,活动门将通视窗遮盖。在需要通过某个棱镜测量时,通过管道机械
手智能阀门3的机械手控制活动门旋转90度打开,使棱镜透过通视窗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使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3的机械手反转90度,使活动门复位将通视窗遮盖。活动门的自动开闭可通过带WIFI的管道机械手智能阀门远程实现。某个棱镜测量时,其它棱镜被不透光的罩体罩住,所以可很好的解决棱镜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本技术尤其适用于老坝的坝顶水平位移测点集中、测点间夹角狭小、仪器站难照准、棱镜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有利于解决视准线测量升级改造,通过全站仪搭配本技术可替换传统的T3经纬仪和活动觇标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罩体、活动门和驱动装置,罩体将观测墩上的棱镜罩住,罩体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其侧壁正对棱镜位置处开设通视窗,通视窗处设置活动门,活动门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实现活动门的自动开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圆筒体,其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开口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横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能棱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位于所述通视窗的内侧,为尺寸大于通视窗尺寸的弧形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水电站大坝小角度视准线测量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远梅浩李姹蓓刘子兴罗恒徐华俊蔡兴国廖珊宇陈石桥阎朝辉周砂杉张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