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56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照明灯主体,所述照明灯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方向调整装置,所述照明灯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自动隐藏装置,所述方向调整装置包括主传动支杆,所述主传动支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力臂,所述支撑力臂安装在照明灯主体的内部;通过设置旋转连接端口、主传动支杆和支撑力臂,带动整个照明灯主体进行转动,再配合上竖直方向上角度的调节可以实现全方位自动转向的功能,以避免强光直射到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上,可以避免强光干扰到驾驶人员的正常判断,从而减少车内灯光对车辆正常行驶所造成影响,起到保护车内人员观察视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对车内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能够对车内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能够对车内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涉及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灯光系统中,主要分为车身外部的前大灯、尾灯、转向灯、雾灯等,车身内部的顶灯、仪表、导航、空调等零部件上的灯等,其中车身内部灯光主要通过驾驶员触发按键开关来控制灯光的亮灭或者亮度。
[0003]现有的车用灯光装置其位置通常位于已经设定好的位置,例如车厢的顶部或车门的内壁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的调整装置对照明方向进行调整,就使得一部分的照明灯所产生的光线会直接照射到车内人员的眼部,对其视线造成干扰,非常不利于驾驶人员观察车外的环境,瞬间的强光甚至会造成眼睛的短暂失明,而且普通的灯光污染也会造成人眼的角膜和虹膜的损伤,白内障的发病率可高达45%,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还会使人头晕目眩,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此车用灯光在使用时会在一瞬间改变车内的亮度,而肉眼对突然亮起的光线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若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的状态下就可能会干扰到驾驶人员的正常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包括照明灯主体(1),所述照明灯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方向调整装置(2),所述照明灯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自动隐藏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调整装置(2)包括主传动支杆(21),所述主传动支杆(2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力臂(23),所述支撑力臂(23)安装在照明灯主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支杆(21)与支撑力臂(23)之间设置有旋转连接端口(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支杆(21)的数量共有两个,且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涛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