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461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塑料/聚合物改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CTI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日益重视,不仅要求外表美观、性能优异,对家电的使用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对于无人看管的白色家电,除了要满足阻燃性能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电性能,要求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300V,并且随着材料改性的发展,这一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0003]聚碳酸酯(PC)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热性能,在电器制造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电子器件如接插件、变压器、熔断器外壳、开关、继电器、节能灯、线圈骨架、连接器等均可使用聚碳酸酯制造。通常情况下,电子器件在过载、短路、漏电等情况下会造成局部过热并可能引起燃烧。因此,电子器件制造领域通常对材料有非常严格的阻燃要求,一般要求灼热丝全程不起燃温度达750℃。为了实现材料的阻燃要求,行业内都是选择添加阻燃剂,但是阻燃剂会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60

80份、改性增强剂10

30份、阻燃剂5

10份、增韧剂3

8份、抗氧剂0.1

1份、润滑剂0.1

1份;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改性增强剂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和/或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矿物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聚碳酸酯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酯70

80份、改性增强剂15

20份、阻燃剂5

6份、增韧剂5

8份、抗氧剂0.1

0.3份、润滑剂0.1

0.5份;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熔融指数为15

30g/10min,所述玻璃纤维直径为10

15μm,矿物填充物包括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碳化硅晶须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矿物填充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玻璃纤维和/或矿物填充物浸泡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30

60min,取出烘干,分散均匀即可;所述玻璃纤维和/或矿物填充物与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5

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TI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组合,质量比为(1

3):1;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的复配,质量比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1:1:(1

1.5);所述润滑剂选自脂肪酸酯类润滑剂、石蜡类润滑剂、有机硅氧烷类润滑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和硅酮粉的组合,质量比为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民蔡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