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453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凝土柱包括上柱与下柱,下柱上设置有外包钢板,上柱底部设置有第一孔洞,上柱通过将底部柱体插入外包钢板形成的筒体中并在第一孔洞处设置贯穿上柱柱体的栓杆与下柱实现固定装配;钢梁包括梁体与连接板,混凝土柱上设置有钢板箍,位于第一螺栓孔部位的混凝土柱柱体上设置第二孔洞,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连接板与钢板箍通过在第二孔洞处设置穿过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的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混凝土柱中设置有螺旋箍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RCS组合件可以提高混凝土柱的水平承载力与梁柱节点区域的承压能力以及抗震性能。能力以及抗震性能。能力以及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RCS)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柱(RC)和钢梁(S)组成的框架结构,RCS组合结构体系同时具备了传统的钢(S)结构和钢筋混凝土(RC)结构两种体系的优点。相比于钢柱,钢筋混凝土柱的侧向刚度要优于钢柱,并且造价也要比钢柱更加经济;对于梁体而言,钢梁变形性能要优于混凝土梁,在梁铰机制下,钢梁结构抗震性能更强,且钢梁施工速度也快于混凝土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具有更轻的自重,更大的建筑可用空间,更快的施工速度等优点,并且在刚度、耐火性以及耐用性等方面都有更优异的表现。基于上述优点,RCS组合结构已经获得了世界各国工程界的重视。
[0003]在申请号为CN2020115801633的专利申请文本中公开了一种装配式RCS框架

RECC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其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包括混凝土柱(1)与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1)包括上柱(10)与下柱(11),所述下柱(11)的顶端设置有外包钢板(3),所述外包钢板(3)围绕所述下柱的柱体设置并形成方形筒体结构,其中两个相对的外包钢板上设置有通孔(30),所述通孔(30)处设置有贯穿所述下柱(11)柱体的栓杆(4),所述栓杆(4)与外包钢板(3)焊接固定,所述下柱(11)与所述外包钢板(3)以及所述栓杆(4)为浇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上柱(10)底部设置有横向贯穿柱体的第一孔洞(100),所述上柱(10)通过将底部柱体插入所述外包钢板(3)形成的筒体中并在所述第一孔洞(100)处设置贯穿所述上柱柱体的栓杆(4)与所述下柱(11)实现固定装配,并且所述栓杆(4)与所述外包钢板(3)焊接固定;所述钢梁(2)包括梁体(20)与连接板(21),所述梁体(20)与所述连接板(21)焊接固定;所述混凝土柱(1)上设置有钢板箍(5),所述钢板箍(5)为方形筒体结构,所述钢板箍(5)套设在所述混凝土柱(1)柱体上,所述钢板箍(5)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50),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孔(50)部位的混凝土柱(1)柱体上设置有贯穿柱体的第二孔洞(111),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210),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钢板箍(5)通过在所述第二孔洞(11)处设置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50)与第二螺栓孔(210)的螺栓(6)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柱(1)中设置有螺旋箍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与外包钢板之间还浇灌有混凝土浆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具有两根,且分别与所述钢板箍(5)设置有第一螺栓孔(50)的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钢梁的RCS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10)底端与外包钢板(3)的连接处柱体截面面积略小于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玲李升才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