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采样率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24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语音采样率转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写过程和读过程。写过程是将转换前语音信号进行升采样后写入FIFO,升采样后的语音信号频率F2与目标语音信号频率F3的误差小于等于0.01,FIFO具有顺序设置的写指针、上警戒指针、读指针、下警戒指针。读过程是信号接收端以频率F3从FIFO中读取语音数据。如F3>F2,当读指针与上警戒指针地址值相等,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S1,第S1+1个读操作时,FIFO的读指针地址值不变。如F3<F2,当读指针与上警戒指针地址值相等,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S2,第S2+1个读操作时,FIFO的读指针地址值加2。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样率转换时不会产生周期性的跳点和重复点操作,提高了接收语音信号质量,同时节约了电子系统的成本。子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语音采样率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语音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语音采样率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的语音的有效频率在20KHz以下,保留8KHz的语音信号就可以保证语音可懂度。为了节省传输带宽或存储容量,实际使用的语音采样率有16KHz、44.1KH、48KHz等。在使用不同采样率时,系统间传输语音需要进行采样率转换。采样率转换常用的转换方法有整数倍的升采样与整数倍降采样。如44.1KHz进行160倍升采样后进行147倍降采样可以实现到48KHz 的采样率变换。
[0003]在同源时钟系统中,由于采样率转换的输入时钟与输出时钟没有频偏,可以用以上方法进行高精度的信号采样。但是在不同源时钟的系统,比如信号发送端与信号接收端使用同频率的不同个体的时钟晶振,或者信号发送端与信号接收端使用不同频率的不同个体的时钟晶振时,由于晶振个体差异,晶振工作温度与工作电压差异,导致信号发送端与信号接收端的时钟频率出现1%以内的频率偏差。如果信号发送端时钟频率高于信号接收端的时钟频率,必然导致语音数据过多,信号接收端将定期丢弃语音数据,导致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语音采样率转换方法,包括写过程和读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写过程具体是:采样率转换前语音信号利用信号发送端的语音信号频率F1整数倍或分数倍的信号发送端时钟,通过多个串接的整数倍升采样滤波器和整数倍降采样滤波器进行升采样;升采样后的语音信号频率F2与目标语音信号频率F3的误差将升采样后的语音信号以频率F2写入先进先出数据缓存器FIFO;所述的先进先出数据缓存器FIFO具有读指针、写指针、上警戒指针和下警戒指针,每写入1个语音数据,写指针、上警戒指针和下警戒指针的地址值均加1;系统复位时,上警戒指针落后写指针N个地址,读指针落后上警戒指针M个地址,下警戒指针落后读指针K个地址;所述的读过程具体是:信号接收端利用信号接收端时钟,以目标语音信号频率F3从FIFO中读取语音数据;如F3>F2,当读指针地址值等于上警戒指针地址值时,随机数发生器生成一个随机自然数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骏叶丰卢娜邱宇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