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机及其惯量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机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及其惯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伺服系统因其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工业生产设备中被广泛使用,逐步替代步进驱动器加步进电机等传统控制系统。伺服电机主要是靠接收脉冲信号使其转轴转动,带动物体的位置、方位或状态等被控量随输入目标的任意变化而变化,再配合编码器实现对脉冲的计数反馈,实现精准的定位。其中,在伺服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物体变化时,具有适配的惯量比对系统的响应性及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
[0003]目前,现有的伺服电机的自身的转动惯量在制作完成后均为恒定的,而负载的转动惯量可能会随工况发生变化,在某些工况下出现系统惯量不匹配现象,导致性能下降或短时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及其惯量控制方法,解决在某些负载工况下出现的系统惯量不匹配现象,导致性能下降或短时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等问题。
[0005]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配重控制装置、惯量盘、摩擦盘、轴承以及电机转轴,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配重控制装置,所述摩擦盘以及所述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转轴,所述轴承还与所述惯量盘可相对运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发送配重驱动信号至所述配重控制装置;所述配重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配重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惯量盘沿所述轴承做轴向滑动至与所述摩擦盘接触,且与所述摩擦盘同时随所述电机转轴转动,增加伺服电机的转动惯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绕组、第一弹性结构以及第一金属结构,所述第一绕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绕组与所述电机转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绕组未接收到配重驱动信号时,所述第一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下使所述惯量盘与所述摩擦盘无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控制装置,所述制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控制装置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的驱动信号时,控制所述摩擦盘与所述电机转轴制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绕组、第二弹性结构以及第二金属结构,所述第二绕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电机转轴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二绕组未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时,所述第二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摩擦盘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第一电源以及第一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龙,梁展荣,杨文德,郑鸿权,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