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12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斜井横梁梁窝的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包括横梁、底垫板、侧垫板、生根钩和限位板;底垫板贴附在梁窝底面,侧垫板贴附在梁窝侧壁,底垫板和侧垫板固定连接并通过生根钩预埋在梁窝的井底侧;横梁底端置于底垫板上方,限位板设置在横梁和侧垫板之间,整体构成一个加固梁窝和限制横梁位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斜井中横梁安装时,接触面小、横梁易下滑或倾倒、安装精确低、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设备
,具体为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时,主斜井和副斜井中通常设置有各种功能要求的横梁,比如管线梁、候车梁、单轨吊梁等,斜井中横梁多采用梁窝方式固定在井筒两帮。由于井筒服务年限较长,等同于矿井服务年限,且井筒是矿井主要运输和安全通道,因此井筒中横梁安装时,对其稳定性、尺寸精确性较矿井其他部位横梁固定要求更高。目前大多数矿井斜井中横梁安装时,直接将横梁搁置在梁窝中进行浇筑,易出现下列问题:
[0003]由于梁窝底侧面存在麻面,不平齐,当横梁搁置后,横梁底端与梁窝底侧面不能完美贴合,且横梁底端直接搁置在梁窝底侧面,受力面积较小,横梁运行后期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横梁松动的情况。
[0004]由于梁窝底侧面倾角与井筒倾角相同,通常斜井中横梁较长且重,横梁需安装在井筒两帮梁窝中,不易操作和固定,横梁容易向井底侧下滑或倾倒,给现场横梁安装增加了施工难度,且极易出现横梁长度方向与斜井不垂直,后期在横梁上方安装管线或运输装备时易出现安装不稳和无法安装的情况。
[0005]部分矿井斜井中横梁安装时,在梁窝底侧面增设了垫板,以解决横梁与梁窝接触面积较小,避免应力集中现象,但是垫板未固定在梁窝中,且横梁搁置后向井底侧下滑或倾倒现象得不到解决,斜井倾角越大,横梁向井底侧下滑或倾倒现象越明显,施工难度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解决目前斜井中横梁安装时,接触面小、横梁易下滑或倾倒、安装精确低、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包括横梁、底垫板、侧垫板、生根钩和限位板;底垫板贴附在梁窝底面,侧垫板贴附在梁窝侧壁,底垫板和侧垫板固定连接并通过生根钩预埋在梁窝的井底侧;所述横梁底端置于所述底垫板上方,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横梁和侧垫板之间,整体构成一个加固梁窝和限制横梁位置的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垫板、侧垫板和生根钩相焊接为一整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垫板的长度等于梁窝底侧长度,所述侧垫板的长度≥横梁高度。
[0011]进一步的,底垫板、侧垫板和生根钩材质均为钢,限位板材质为木材。
[0012]进一步的,限位板高度≥所述横梁高度的一半。
[00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的底垫板、侧垫板和生根钩焊接在一起预埋在梁窝的井底侧,可确保垫板整体稳固地嵌入到梁窝中,稳定性更好;底垫板能与横梁底端面完美贴合,有效地分散
横梁底端应力;增设侧垫板可确保横梁安装在梁窝井底侧角时,侧面和整个梁窝的稳定性;限位板可准确地固定横梁的位置,防止横梁下滑或倾倒,进而保障横梁的安装精确度,也减小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横梁;2—底垫板;3—侧垫板;4—生根钩;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包括横梁1、底垫板2、侧垫板3、生根钩4、限位板5。底垫板2、侧垫板3和生根钩4的材质全部为钢,施工前应在地面焊接成一个整体,焊缝高度不小于最薄钢材的厚度,加工好后运送到井下,在梁窝施工完毕前预埋在梁窝的井底侧;必要时也可将底垫板2、侧垫板3替换成L型角钢,使其稳定性更好,但应保障L型角钢的两侧尺寸满足本技术的尺寸要求。横梁1搁置于底垫板2上方,施工时横梁1底端面应倾斜,倾角与梁窝底侧面倾角(即井筒倾角)相同,如果不相同,应在横梁1底端加塞,务必保证横梁1底端面与井筒倾角相同。为确保横梁1的安装精确度和防止横梁1下滑或倾倒,在横梁1和侧垫板3之间设置一块限位板5,准确地固定横梁1的位置,整体构成一个加固梁窝和限制横梁1位置的结构。
[0020]进一步的,加工时底垫板2的长度应与梁窝底侧长度相同,使整个梁窝底侧面全部设有垫板,横梁1可设置在梁窝底侧的任意位置,底垫板2均可以与横梁1底端面完美贴合,进而有效地分散横梁1底端应力。加工时侧垫板3的长度应不小于横梁1高度,可确保横梁1设置在梁窝井底侧角时,梁窝侧面和整个梁窝的稳定性;但侧垫板3的长度应小于梁窝侧面高度,不然侧垫板3无法安装到梁窝中。
[0021]进一步的,限位板5材质为木材,便于截锯,地面加工时应先根据横梁1的型号,确定限位板5的下侧和右侧的模型尺寸;限位板5的长度应按横梁1设置在梁窝井口侧角时最长尺寸考虑;限位板5的高度应不小于横梁1高度的一半,以防止横梁1倾倒。现场施工应根据横梁1设计间距和井筒两帮梁窝相对位置,先准确确定横梁1安装位置,再根据最终尺寸截锯限位板5的左端面,使限位板5正好设置在最终位置横梁1和侧垫板3之间。限位板5在梁窝最终浇灌前应取出,不可浇筑在梁窝内,避免木材影响横梁1的稳定性。
[00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底垫板(2)、侧垫板(3)、生根钩(4)和限位板(5);底垫板(2)贴附在梁窝底面,侧垫板(3)贴附在梁窝侧壁,底垫板(2)和侧垫板(3)固定连接并通过生根钩(4)预埋在梁窝的井底侧;所述横梁(1)底端置于所述底垫板(2)上方,所述限位板(5)设置在横梁(1)和侧垫板(3)之间,整体构成一个加固梁窝和限制横梁位置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井横梁梁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进乔青山王雅坤杜斐李津丽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