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表面物镜和基于该超表面物镜的体视显微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超表面物镜和基于该超表面物镜的体视显微镜。
技术介绍
[0002]体视显微镜,亦称实体显微镜或解剖镜,是一种光学显微镜变体设计,用于样品的低倍率、大视场观察。该仪器采用的是伽利略光学系统,两个独立平行的光路通过一个物镜将焦点会聚到样品上,让每只眼睛获得相同差异角度,从而获得相同的立体效果,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实现样品的三维可视化。使用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无需对观察对象进行加工,将其放在镜头下配合照明即可观察。体视显微镜具有较大的视场范围和低放大倍率,一般要求放大倍率在200倍以下。体视显微镜的特点如下: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12
°‑
15
°
,因此成像具有三维立体感,这是在目镜下方的棱镜把像倒转过来的缘故;虽然放大率不如常规显微镜,但其工作距离很长,焦深大,便于观察被检物体的全层,视场直径大。体视显微镜通常用于研究固体标本表面,在解剖、钟表制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表面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01)和单元结构(102);所述衬底(101)具备柔性;所述单元结构(102)由亚波长尺寸的纳米柱构成,呈周期性排布在衬底(101)上,在衬底上产生等离子体耦合共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电场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表面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柱的形状为多棱体、圆柱体、椎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表面物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纳米柱为圆柱体时,所述单元结构(102)的周期P = 350 nm,纳米柱高度H = 550 nm,纳米柱直径变化范围D的变化范围为50
‑
3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表面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01)的制备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对氯甲基苯、聚酰亚胺、聚丙烯、聚对二甲苯、SU
‑
8光刻胶或聚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表面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结构(102)的制备材料是金属材料或高折射率电介质材料;所述金属材料为金、银、铝或铜中的一种;所述高折射率电介质材料为硅、锗、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或氧化锌中的一种。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超表面物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纳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