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化螟室内稻苗精准规模化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化螟室内稻苗精准规模化饲养方法,属于昆虫人工饲养
技术介绍
[0002]据专利技术人所知,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的多食性经济害虫,分布于亚洲、中东和南欧地区,尤以危害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为重,由于杂交稻的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二化螟的发生量逐年增加,它的幼虫通过钻蛀取食水稻茎叶,造成严重减产。二化螟可以在水稻的各生长期造成危害。在水稻分孽期,二化螟幼虫会蛀蚀水稻幼苗,使水稻苗枯萎;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二化螟会蛀蚀水稻茎秆,使水稻孕穗失败,出现枯孕穗和白穗;在水稻灌浆期和乳熟期,二化螟幼虫蛀蚀水稻茎秆,造成水稻无法正常灌浆,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使瘪粒增多。还可以危害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粟、慈姑、蚕豆、油菜、稗、游草等。据统计,中国二化螟年发生面积为1400万公顷次,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15亿元。目前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控制其爆发危害,但二化螟已对多种常用杀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化螟室内稻苗精准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清洗并淘选稻种;将所得稻种消毒;所述消毒的过程包括:将次氯酸钠溶液与自来水按体积比1
±
0.2:100混匀,放入稻种浸泡24
±
2小时后,用自来水清洗稻种直至将次氯酸钠清洗干净;用自来水浸泡稻种24至48小时后,用双蒸水清洗稻种;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活性氯含量为质量比9
±
1%;第二步、取第一步所得稻种,先催芽获得稻芽,再催苗获得稻苗;所得稻苗位于消毒的罐头瓶中,平均每罐头瓶使用50
±
5g稻芽;当稻苗长至大于3cm且不超过4cm时,将该罐头瓶用于第三步;第三步、将经无菌处理的二化螟卵块放置在第二步所得罐头瓶中稻苗上,平均每罐头瓶放置5~7块二化螟卵块;所述无菌处理为用甲醛溶液熏蒸;平均每卵块含卵200~300个,平均每罐头瓶中含卵数为1000~2100个;将罐头瓶用消毒的黑布封口并扎紧,置于28℃
±
1℃、相对湿度70~80%人工气候箱中;每2天向罐头瓶加双蒸水1次,沿瓶壁加水使稻苗根部润湿;从放置卵块至孵化出1龄幼虫需要2~4天;从1龄幼虫发育至2龄幼虫需要6~7天;当幼虫长至2龄中后期时,将各罐头瓶中的幼虫转移至新的第二步所得罐头瓶中稻苗上,平均每罐头瓶转移出900~2000头2龄中期幼虫;从2龄中期幼虫发育到3龄中期幼虫需要3~4天;当幼虫长至3龄幼虫末期时,将各罐头瓶中的幼虫转移至新的第二步所得罐头瓶中稻苗上,平均每罐头瓶转移出800~1900头3龄末期幼虫;从3龄末期幼虫发育至4龄末期幼虫需要3~4天,在幼虫处于4龄期间将各罐头瓶中的幼虫转移至新的第二步所得罐头瓶中稻苗上,平均每罐头瓶转移出700~1800头4龄幼虫;从4龄末期幼虫发育至5龄末期幼虫需要2~3天,当幼虫长至5龄幼虫中期时,然后将各罐头瓶中的幼虫转移至新的第二步所得罐头瓶中稻苗上,平均每罐头瓶转移出600~1700头5龄中期幼虫;继续饲养,5龄末期幼虫在3~4天后进入化蛹期;第四步、取无菌卷纸,裁剪后折成若干扇形折纸;当5龄末期幼虫开始向蛹形态变化时,将折纸放在稻苗上,以便幼虫移动至折纸的缝隙或折叠处化蛹;用消毒的黑布封口并扎紧;2天后,用消毒的器械取出各折纸;先在培养皿底部铺垫无菌纸片,再用消毒的器械将折纸上的蛹收集至培养皿中的纸片上,用双蒸水润湿纸片以保持蛹的发育湿度;第五步、取若干培养皿并在底部铺垫无菌卷纸,用双蒸水润湿无菌卷纸;将第四步收集的蛹转移至各培养皿中,平均每培养皿放置50
±
5个蛹,以备羽化及交配产卵;取若干养虫笼并在底部铺垫海绵,用双蒸水润湿海绵;在各养虫笼中,先以对角线方式摆放2盆用于产卵的稻苗,再放入2个含蛹培养皿;将各养虫笼放入28℃
±
1℃、相对湿度70~80%人工气候箱中,蛹经过3~4天羽化,羽化的成虫在养虫笼中交配,并于罐头瓶稻苗上产卵;第六步、成虫羽化6~7天后,从养虫笼中取出稻苗,用消毒的器械将载有卵块的稻苗叶片剪下,并放入底部铺垫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平均每养虫笼获得100~150块卵块;将培养皿进行甲醛溶液熏蒸以无菌处理卵块;所得卵块用于进行下一周期培育饲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化螟室内稻苗精准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是,将第三步含幼虫的罐头瓶、第四步含蛹的培养皿、或第六步获得的卵块在4℃
±
2℃环境中放置预设时间,以控制其发育进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化螟室内稻苗精准规模化饲养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清洗并淘选稻种的具体过程为:
将稻种放入盆中,向盆中灌入自来水并淹没稻种,静置数分钟,使稻谷壳或干瘪稻种漂浮于水面、同时饱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鹿,韩阳春,赵钧,刘宝生,徐德进,徐广春,夏海波,胡双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