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34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属于环保/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现阶段高含水率、低营养密度的城市餐厨垃圾为原料,通过构建黑水虻预蛹对原料转化率及预蛹单个大小的关系,采用精确控制调配含水率后,三段培养+二次筛分,以控制物料内干物质总量和其在三段中的质量分配关系,确定了一种最佳的黑水虻种虫培育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应用高含水率、低营养密度的餐厨垃圾进行黑水虻种虫培育的问题,给城市餐厨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带来自动化、产业化的指导方案。产业化的指导方案。产业化的指导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餐厨垃圾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L)是一种腐生性昆虫,其幼虫取食有机垃圾进行生态转化,能够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昆虫蛋白和虫粪有机肥料。黑水虻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幼虫的养殖主要分商品虫和种虫养殖,在商品虫养殖环节,将餐厨垃圾水分调节到70

75%之间通常即能满足养殖需要,但在种虫养殖时,利用含水率高、营养密度不足的餐厨原料调含水率后养殖,难以达到要求,主要表现在预蛹过小、预蛹成熟周期不一致、料内结块等方面。即使采用挤压、过滤得到营养密度较高的餐厨固态物培养,也会容易产生大量废水,并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结块废料,致使不能顺利分离预蛹,或因阶段性营养分配错误等原因,不能培养到足够大小导致产卵量不足,对人工操作调整要求较多,影响技术自动化、产业化应用。
[0003]经检索,申请号为2021106467614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黑水虻幼虫养殖饲料,该养殖饲料为三相离心固相物料、辅料、乳酸菌复配混合物;S2:虫卵孵化,将黑水虻虫卵放置在加有育雏饲料的育雏盒内孵化;S3:黑水虻幼虫养殖,在养殖盒或池内添加养殖饲料,并投放孵化幼虫;S4:虫料分离,幼虫生长至指定长度后,将幼虫由虫沙及剩余残料中分离。该申请案利用餐厨垃圾项目中的三相分离固相物料作为基料,养殖黑水虻幼虫,作为原有处理工艺的有效补充,通过黑水虻幼虫的生物蛋白转化,将餐厨垃圾得以有效的利用,资源化更彻底,获得价值更高的、应用更广泛的黑水虻幼虫,进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0004]申请号为2020105955438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黑水虻的繁育方法,选择原肠期的虫卵进行采收孵化,确保了初孵幼虫整齐、活跃,虫卵的孵化率在80%以上;同时筛选规格20mg/只以上、发育整齐且活跃的5日龄幼虫转盘育雏以及筛选规格130mg/只以上的4龄虫进行预蛹培育,确保所得种虫规格在200mg/只以上,蛹的规格在160mg/只以上;繁育过程标准化处理,使得每批次黑水虻繁育稳定。
[0005]综上,目前对于黑水虻的培育技术已有大量公开,并从不同方向研究优化,但实践中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应用高含水率、低营养密度的餐厨垃圾进行黑水虻种虫培育的问题,拟提供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为黑水虻处理高含水率、低营养密度的城市餐厨垃圾中的种虫段培育,提供一种能够无废弃物产生的、可程序化操作的、有最优的预蛹产率及个体大小的培养方法,从而给城市餐厨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
带来自动化、产业化的指导方案。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餐厨料浆的制取: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离制浆处理并过滤,得到餐厨料浆;
[0012]S2、辅料对餐厨料浆的调配: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并与餐厨料浆混合搅拌调配,得到餐厨混合原料;
[0013]S3、黑水虻一段虫培养:取刚产出后的黑水虻虫卵,经孵化后再经饱和喂料,培育出三龄段幼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进行培养;
[0014]S4、黑水虻二段虫培养:将培养的黑水虻一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然后将筛分后的黑水虻一段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继续培养;
[0015]S5、黑水虻三段虫培养:将培养的黑水虻二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然后将筛分后的黑水虻二段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继续培养;
[0016]S6、黑水虻种蛹获得:将培养的黑水虻三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获得合格的黑水虻预蛹,进入化蛹阶段操作。
[0017]更进一步地,S1中制得的餐厨料浆含水率在79

90%之间。
[0018]更进一步地,S2具体过程为:使用干燥的农作物秸秆进入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设置为1.5

2.5mm,得到秸秆粉末,含水率在5

11%之间;使用混合搅拌机将秸秆粉末和餐厨料浆调配至所需含水率区间,得到餐厨混合原料。
[0019]更进一步地,S3具体过程为:将刚产出后的黑水虻虫卵,经过30

32℃孵化后、再经过5

7天饱和喂料,培育出的三龄段幼虫,投放至经调和后,含水率为74

75%的餐厨混合原料中,在23

29℃温度环境中培养6

8日。
[0020]更进一步地,S3中一段培养的餐厨原料量,以初始餐厨中干物质计为,每份虫卵对应5000

5400份餐厨干物质。
[0021]更进一步地,S4具体过程为:将一段培养完成的黑水虻一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过7

8目筛分机筛分,再将筛出的黑水虻一段虫,投放至调和后,含水率为74

75%的餐厨混合原料中,在23

27℃温度环境中培养4

6日。
[0022]更进一步地,S4中二段培养的餐厨原料量,以初始餐厨中干物质计为,每份虫卵对应1700

1800份餐厨干物质。
[0023]更进一步地,S5具体过程为:将二段培养完成的黑水虻二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过7

8目筛分机筛分,再将筛出的黑水虻二段虫,投放至调和后,含水率为71

73%的餐厨混合原料中,在21

27℃温度环境中培养3

5日。
[0024]更进一步地,S5中三段培养的餐厨原料量,以初始餐厨中干物质计为,每份虫卵对应650

750份餐厨干物质。
[0025]3.有益效果
[0026]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常规黑水虻育种只采用滤水、挤压后的餐厨渣,豆腐渣或粮食等高营养固态原料,对于原本水分较高、营养密度不足的原料,只能调节水分后用来培养商品虫,而难以培养合格的种虫;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以城市餐厨垃圾为代表,秸秆粉调制的
高含水率(79

90%)液态、浆状物料也能培养合格种虫,实现城市餐厨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
[0028](2)本专利技术的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以分三段+干物质份数来确立黑水虻种虫的程序化培育模式,并对种虫培育过程中结块和废料的产生进行了避免;而常规种虫培育方式需要过量投喂、观察调节、灌水和等待爬出等大量人工操作步骤,且产生不可利用的废水或结块废料。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餐厨料浆的制取: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离制浆处理并过滤,得到餐厨料浆;S2、辅料对餐厨料浆的调配: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并与餐厨料浆混合搅拌调配,得到餐厨混合原料;S3、黑水虻一段虫培养:取刚产出后的黑水虻虫卵,经孵化后再经饱和喂料,培育出三龄段幼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进行培养;S4、黑水虻二段虫培养:将培养的黑水虻一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然后将筛分后的黑水虻一段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继续培养;S5、黑水虻三段虫培养:将培养的黑水虻二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然后将筛分后的黑水虻二段虫投放至餐厨混合原料中继续培养;S6、黑水虻种蛹获得:将培养的黑水虻三段虫和虫粪混合物经筛分机筛分,获得合格的黑水虻预蛹,进入化蛹阶段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制得的餐厨料浆含水率在79

9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过程为:使用干燥的农作物秸秆进入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设置为1.5

2.5mm,得到秸秆粉末,含水率在5

11%之间;使用混合搅拌机将秸秆粉末和餐厨料浆调配至所需含水率区间,得到餐厨混合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三段式种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过程为:将刚产出后的黑水虻虫卵,经过30

32℃孵化后、再经过5

7天饱和喂料,培育出的三龄段幼虫,投放至经调和后,含水率为7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梦宁杜万根张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