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92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包括芯模以及下模,芯模具有用于撑开外部具有若干未成形倒刺的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撑开部,以及贯穿撑开部中心位置的导柱;下模具有供给芯模的导柱插入的固定座以及沿固定座周向布置的若干空心金属微管;每一个空心金属微管一端与下模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其对应的未成形倒刺底部。成形工艺第一道次中温处理定型、芯模和下模装夹固定以及第二次中温处理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及工艺,工装各模具部件相互独立,适应性强,定型工艺简单,倒刺定型可严格按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定型,提高锚定性。经过后处理后的封堵器样品表面光滑且光亮,可满足市场及手术需求。可满足市场及手术需求。可满足市场及手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及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特别是涉及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房颤发病率为0.5%~1 .3%。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容易导致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脑卒中为房颤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20%~25%归因于房颤。研究显示,60%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因此,干预左心耳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尤其是卒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
[0003]目前可通过导管介入方法放置封堵器到左心耳中,预防由于房颤而致左心耳形成血栓,避免该血栓上行至大脑造成的中风;或预防该血栓通过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身体其他部位,造成的系统性栓塞。此类左心耳封堵器从结构上可大致包括一体式封堵器和分体式封堵器。现有的左心耳封堵器制备成型工艺复杂,尤其是倒刺成型难且成型不能按照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左心耳封堵器的工艺简化,以及如何使得左心耳封堵器上的倒刺按照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并且按照要求控制倒刺的折弯角度以及细节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以满足不同倒刺角度的加工要求;或者当左心耳封堵器的外径更改时,可以直接更改芯模的支撑部外径即可满足不同的左心耳封堵器尺寸的加工要求,适应性强,定型工艺简单,倒刺定型可严格按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定型,提高锚定性;经过后处理后的封堵器样品表面光滑且光亮,可满足市场及手术需求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以及左心耳封堵器制作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包括芯模以及下模,所述芯模,具有用于撑开外部具有若干未成形倒刺的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撑开部,以及贯穿撑开部中心位置的导柱;所述导柱,插入下模内固定,并且其上位于撑开部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下模,具有供给芯模的导柱插入的固定座,以及沿固定座周向布置的若干空心金属微管;每一个所述空心金属微管,一端与下模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其对应的未成形倒刺底部,供给未成形倒刺折弯插入定型。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周向上设有放置空心金属微管的若干滑轨槽;并且每一个空
心金属微管置于其对应的滑轨槽内。
[0008]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滑轨槽,横截面整体为向内弯曲的钩形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外向内的进入通道和自内向外的钩挂滑槽。
[0009]优选地,若干所述滑轨槽内部沿其公共内切圆的外部布置。
[0010]优选地,所述滑轨槽的数量大于等于其对应的空心金属微管的数量。
[0011]优选地,若干所述空气金属微管外侧还套有箍体。
[0012]优选地,所述箍体为整体式结构或者分段式结构。左心耳封堵器制作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定规格直径的镍钛合金管材通过激光切割制备出左心耳封堵器的管状初始形体;S2,将步骤S1制得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管状初始形体装配到一道次定型模具上,并且固定,随后置入红外管式炉中进行第一道次中温处理定型,定型温度为400

500℃,保温10

20min,制备出封堵器形体;S3,将步骤S2制得的封堵器形体装入上述的芯模以及下模:与芯模安装过程至少包括:封堵器形体与导柱位于撑开部上端以及下端的连接孔分别固定连接,以及将导柱下端插入下模中心孔内固定;与下模的安装过程至少包括:采用空心金属微管将对应封堵器形体的若干未成形倒刺折弯,以及将空心金属微管滑入固定座;S4,将步骤S3固定好的封堵器形体以及芯模和下模置于红外管式炉进行第二道次中温处理定型,定型温度为400

500℃,在该定型温度下保温10

20min,制得左心耳封堵器。
[0013]优选地,所述封堵器形体与导柱位于撑开部上端以及下端的连接孔分别固定连接时,采用卡箍或者丝状捆绑物将其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芯模与封堵器形体上端的

环形结构的通过卡箍或者丝状捆绑物将其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导柱上。
[0015]优选地,步骤S4之后,还将步骤S4制得的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如下工艺处理:S5,喷砂:使用直径为25~100μm的氧化铝、白刚玉砂、棕钢玉和碳化硅颗粒的其中一种的喷砂媒介:喷砂气压为300

400Kpa;初步成型的封堵器带有氧化层,需进行喷砂处理;S6,除油:采用以下除油剂配方除油:氢氧化钠NaOH10~15g,碳酸钠NaCO315~20g,磷酸钠Na3PO415~20g;将上述除油剂,加水溶解后定容至400~600ml,70℃超声清洗20~30min;S7,抛光:

抛光液配方:15~25m高氯酸+100~200m乙酸+10~20m无水乙醇+5~10ml乙二醇;

抛光电流、温度:电压20~35V、温度0

5℃;

抛光流程:将清洗烘干后的支架固定于抛光用金属丝上,开始抛光;抛光温度0

5℃,电压20~35V,一次抛光时间30~40s;完成一次抛光后,待支架从抛光液面抬起后,轻轻拨动左心耳封堵器使其与金属
丝接触点不同,进行第二次抛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芯模和下模分离式工装,安装以及与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贴合性能佳。
[0017]芯模和下模分别固定左心耳封堵器形体以及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外侧的若干未成形倒刺,并且能够使用撑开部贴合左心耳封堵器形体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可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支撑使用,同时左心耳封堵器形体与撑开部顶部以及底部的导柱分别固定,贴合性能更好。
[0018]2.芯模和下模分离,配合灵活多变,降低其使用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0019]可以使用一个尺寸规格的芯模配合具有不同内公切圆的空心金属微管的下模,实现对同一左心耳封堵器形体的未成形倒刺的不同角度的折弯。也可以使用同一下模配合相同或者不同左心耳封堵器形体完成相同的未成形倒刺的折弯成形。
[0020]3. 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艺第一道次中温处理定型、芯模和下模装夹固定以及第二次中温处理定型,提高了左心耳封堵器上的倒刺按照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性能,而且折弯的角度也较为精确统一。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及工艺,工装各模具部件相互独立,可根据具体封堵器的定型要求(如整体形状,尺寸,倒刺弯折角度等)调整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模具,适应性强,定型工艺简单,倒刺定型可严格按封堵器轴线均匀分布定型,提高锚定性。经过后处理后的封堵器样品表面光滑且光亮,可满足市场及手术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左心耳封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包括芯模(10)以及下模(2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0),具有用于撑开外部具有若干未成形倒刺(31)的左心耳封堵器形体(30)的撑开部(11),以及贯穿撑开部(11)中心位置的导柱(12);所述导柱(12),插入下模(20)内固定,并且其上位于撑开部(11)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分别设有连接孔(13);所述下模(20),具有供给芯模(10)的导柱(12)插入的固定座(21),以及沿固定座(21)周向布置的若干空心金属微管(22);每一个所述空心金属微管(22),一端与下模(20)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其对应的未成形倒刺(31)底部,供给未成形倒刺(31)折弯插入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1)周向上设有放置空心金属微管(22)的若干滑轨槽(23);并且每一个空心金属微管(22)置于其对应的滑轨槽(2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滑轨槽(23),横截面整体为向内弯曲的钩形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外向内的进入通道(211)和自内向外的钩挂滑槽(2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滑轨槽(23)内部沿其公共内切圆(24)的外部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23)的数量大于等于其对应的空心金属微管(22)的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若干滑轨槽(23),其开口朝向固定座(21)的边缘外侧,若干所述空心金属微管(22)外侧还套有箍体(4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左心耳封堵器成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体(40)为整体式结构或者分段式结构。8.左心耳封堵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定规格直径的镍钛合金管材通过激光切割制备出左心耳封堵器的管状初始形体;S2,将步骤S1制得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管状初始形体装配到一道次定型模具上,并且固定,随后置入红外管式炉中进行第一道次中温处理定型,定型温度为400

500℃,保温10

20min,制备出封堵器形体(30);S3,将步骤S2制得的封堵器形体(30)装入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兴中李书翔厉其昀杨帆张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