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91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制品生成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包括安装座、上模具、注塑管和上动模,上模具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上动模通过电动伸缩杆活动安装在上模具的底部腔内,注塑管与上动模连接,上动模的腔内开设有与注塑管上下对应的加热仓,加热仓腔内设置有保温管,保温管为空心的圆柱体。该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保温管、加热仓、保温板和保温层,实现了可以对注塑管排出的注塑原料进行加热保温,避免注塑管内流淌的注塑原料出现温度降低使之凝结的温度,并且保温管腔内的注塑原料还起到中转和存储的效果,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塑塑料制品的效率。新型注塑塑料制品的效率。新型注塑塑料制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生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申请号201921798402.5一种尺寸可调节的塑料制品用模具,包括安装座和上模具以及下模具,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两侧连接有模压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内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安装有上动模。
[0003]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4]现有的技术是通过注塑管将注塑原料导入到下模具的模具成型槽内进行注塑,再通过上动模对排出的原料进行挤压,实现塑料成型,但是现有技术的调节式塑料制品模具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注塑管通过下动模进行排出时,注塑管穿过下动模内部时,下动模无法对注塑管内的注塑原料进行加热保温处理,导致每次注塑完成后的注塑管底端以及内部的注塑原料可能存在降温降低,导致凝结的问题,影响注塑管内原料的正常排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塑料制品制造模具,包括安装座(1)、上模具(11)、注塑管(12)和上动模(13),上模具(1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的底部,上动模(13)通过电动伸缩杆活动安装在上模具(11)的底部腔内,注塑管(12)与上动模(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模(13)的腔内开设有与注塑管(12)上下对应的加热仓(17),加热仓(17)腔内设置有保温管(16),保温管(16)为空心的圆柱体,注塑管(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保温管(16)的顶部壁面上,保温管(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出管,输出管的底端连接有注塑板,注塑板上开设有注塑槽,保温管(1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8),保温板(18)上固定安装有前后等间距分布的加热棒(19),加热仓(17)的腔内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保温层(2);所述上动模(13)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上模具(11)腔内相互连通的排气槽(14),上模具(11)的壁面上开设有与上模具(11)腔内相互连通的散热孔(15),保温管(16)的前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贯穿保温管(16)的前侧壁面,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的后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保温管(16)的腔内内壁上,转动杆(22)的外壁从前往后固定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导料扇叶(23),转动杆(22)的外壁从前往后还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永磁体B(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守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鑫洹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