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71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6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地龙骨和第二地龙骨,第一地龙骨和第二地龙骨均为L形结构;第一地龙骨与第二地龙骨能够插接在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且第一地龙骨与第二地龙骨能够至少部分叠置;第一地龙骨和第二地龙骨中的至少一者与地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采用整体扣拼式安装方式,不仅大幅提升安装效率,而且稳定性更好。而且稳定性更好。而且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5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在规划设计与设备配置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医疗体系发展需求,为缓解医疗资源供应缺口不断增大的问题,只有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大建设规模,但如何打破传统医疗建设模式且满足灾情情况下的特殊需求建设是当前面临的巨大难点。
[0003]传统的医院建造方式及服务模式在疫情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无法实现多功能场景快速转换以及无法满足所需应急场地特殊属性要求,如应急医疗建设、新建医疗建设、医疗供应站、活动医疗单体独立使用等。装配式建筑能够满足快速建设要求,在工厂批量预制统一的标准尺寸的墙体,运到现场进行现场装配。
[0004]然而,现有预制墙体多为一体结构,墙体一旦在工厂完成预制,其尺寸就固定下来,利用固定尺寸的预制墙体只能进行特定建筑层高的搭建。可实际上,由于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层高存在差异性,层高多在2.8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地龙骨(5.1)和第二地龙骨(5.2),第一地龙骨(5.1)和第二地龙骨(5.2)均为L形结构;第一地龙骨(5.1)与第二地龙骨(5.2)能够插接在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且第一地龙骨(5.1)与第二地龙骨(5.2)能够至少部分叠置;第一地龙骨(5.1)和第二地龙骨(5.2)中的至少一者与地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地龙骨(5.1)具有第一竖板(5.11)和第一横板(5.12),第二地龙骨(5.2)具有第二竖板(5.21)和第二横板(5.22),第一横板(5.11)与第二横板(5.22)的长度之和大于模块化集成隔墙底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板(5.11)为折板,具有平行的第一段(5.12A)和第二段(5.12B);第一段(5.12A)的一端与第一竖板(5.11)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板(5.12C)与第二段(5.12B)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集成隔墙的底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段(5.12A)与第二段(5.12B)的纵向间距等于第二横板(5.22)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典勇娄霓赵家琦宋苑姜田甜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