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5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将初步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将纳滤浓水使用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硫酸钠溶液;将纳滤产水依次使用苦咸水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氯化钠溶液;其中,步骤S4和步骤S5无先后顺序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同其他常规处理方法相比较,设备投资成本低,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应用广泛,可以适用于市政污水、煤化工废水和电厂废水等。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对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因此,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水深度处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回用不但可以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而且其制水成本远远低于海水淡化系统而被优先考虑。
[0003]然而,在水资源缺乏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海水倒灌等因素,导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中含盐量偏高。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作为电厂的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其高含盐量无法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还需另外设置反渗透除盐系统。
[0004]煤化工含盐废水盐类物质主要来自原水、原料煤、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水和水处理过程添加的药剂(酸碱中和、絮凝、阻垢、杀菌剂等)等。而生产环节中盐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煤气洗涤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水、除盐水系统排水和回用系统浓水等,有时也包括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这些废水及出水普遍存在含盐量高的问题。因此,含盐类煤化工废水作为工艺循环水必须经过深度处理。
[0005]深度处理是近几年我国水处理领域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是为了配合进行中水回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量。
[0006]蒸发结晶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但该技术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维护较难,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
[0007]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该浓缩方法有效实现了含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待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
[0011]S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
[0012]S3、将初步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
[0013]S4、将纳滤浓水使用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硫酸钠溶液;
[0014]S5、将纳滤产水依次使用苦咸水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氯化钠溶液;
[0015]其中,步骤S4和步骤S5无先后顺序限制。
[001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存在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资源化利用率
低,无法实现含盐废水零排放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中,首先对待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保证待处理污水水质的稳定性;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以拦截胶体、有机物等对膜有害的物质,用于对后续工艺膜起保护作用;进而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处理,纳滤膜组件可拦截二价离子,回收一价离子,进而实现对原水的初步分离;而纳滤膜组件回收得到的含一价离子的清水依次进入苦咸水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以进一步对含有一价离子的清水进行处理,进而得到淡水和氯化钠溶液;而纳滤膜组件拦截得到的含二价离子的浓水进入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以进一步对含二价离子的浓水进行处理,进而得到淡水和含硫酸钠的浓水,最终实现含盐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将待处理废水的pH调至 6

8,并加入还原剂和阻垢剂。
[0018]为控制膜污染,在废水进入膜装置之前需投加还原剂和阻垢剂,以除去废水中的结垢及其他污染物。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输入保安过滤器中进行初步过滤,且保安过滤器出口和进口的压力差不超过10%。
[0020]保安过滤器,其内部为均匀排布的中空纤维膜,废水由底部进入,经过中空纤维膜由上部流出,主要用于拦截胶体、有机物等对膜有害的物质以对后续工艺膜起保护作用。当保安过滤器出口与进口压力超过10%,说明保安过滤器需进行物理清洗或者化学清洗。
[0021]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3中,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2

6atm,温度为25

40℃,pH值为2

11。
[0022]在上述条件下,纳滤膜组件可以截留二价离子,并且一价离子回收率为97%,产水回收率可达90%。
[002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4中,使用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50

70atm,pH值为7

10,产水收率在75%以内。
[0024]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5中,使用苦咸水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2

6atm,温度为15

45℃,pH值为2

11,SDI小于等于4。
[0025]在使用苦咸水膜组件进行分离时,为保证最佳的分离效率,需控制进水压力为2

6atm,温度为15

45℃,pH值为2

11,SDI小于等于4,其中SDI为反应胶体,浊度和悬浮物的含量。
[0026]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S5中,使用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45

50atm,pH值为7

10,产水收率在80%以内。
[0027]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使用纳滤膜组件、苦咸水膜组件、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分离之前,均需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和阻垢剂。
[0028]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还原剂的添加量为1

5mg/L,所述阻垢剂的添加量为1

5mg/L,其中,所述还原剂为NaHSO4,所述阻垢剂为有机磷酸类阻垢缓蚀剂。
[0029]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使用纳滤膜组件、苦咸水膜组件、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分离之前,依次对废水进行加氯和除氯处理,并使余氯控制在1mg/L,其中,除氯所使用的试剂为Na2SO3。
[0030]温度过高易助长细菌的生长,而加氯是杀菌的一种方法,而通过加入 Na2SO3还原剂可以去除余氯,余氯以控制在1mg/L以内为宜。
[0031]本专利技术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2]1、在本专利技术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中,首先对待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保证待处理污水水质的稳定性;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以拦截胶体、有机物等对膜有害的物质,用于对后续工艺膜起保护作用;进而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处理,纳滤膜组件可拦截二价离子,回收一价离子,进而实现对原水的初步分离;而纳滤膜组件回收得到的含一价离子的清水依次进入苦咸水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以进一步对含有一价离子的清水进行处理,进而得到淡水和氯化钠溶液;而纳滤膜组件拦截得到的含二价离子的浓水进入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S3、将初步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S4、将纳滤浓水使用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硫酸钠溶液;S5、将纳滤产水依次使用苦咸水膜组件和第二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得到淡水和氯化钠溶液;其中,步骤S4和步骤S5无先后顺序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将待处理废水的pH调至6

8,并加入还原剂和阻垢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输入保安过滤器中进行初步过滤,且保安过滤器出口和进口的压力差不超过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纳滤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2

6atm,温度为25

40℃,pH值为2

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资源化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使用第一海水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分离时,控制进水压力为50

70atm,pH值为7

10,产水收率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葳马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