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57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与所述第二池体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池体内底部固定有曝气管,所述第一池体内顶部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位置固定有消泡板,所述消泡板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所述分隔板侧壁上的防涌板。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该装置可以将曝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分离出来,还可以减少第一池体内的微膜进入第二池体,对维护第一池体内微膜浓度发挥了作用,去除泡沫及微膜的降解液进入到第二池体中进行深度降解,提高了废水有机物降解效率。了废水有机物降解效率。了废水有机物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
[0003]现有的有机物降解器如图5所示,该装置,不能实现气、液固分离,有机物在第一降解池(1)进行降解时,由于曝气作用,使微膜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提高降解效率,曝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泡沫,随溢流水通过隔板(3),进入到第二降解池(2),由于泡沫的存在,影响了有机物在第二降解池(2)中的深度降解,降低了深度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与所述第二池体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池体内底部固定有曝气管,所述第一池体内顶部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位置固定有消泡板,所述消泡板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所述分隔板侧壁上的防涌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池体内顶部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位置焊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分隔板垂直,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0

30cm,所述缓冲板下端向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一侧翻折。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涌板包括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焊接成型在所述第一斜板下端端部,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二斜板垂直,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板包括与所述分隔板平行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下端焊接有翻折板,所述翻折板与所述竖直板之间的夹具为135
°‑
150
°
,所述翻折板与所述第一斜板的水平重叠尺寸A不小于10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板与所述防涌板之间固定有一排消泡棒,所述消泡棒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斜板和所述翻折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消泡棒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圆周上阵列成型有若干组柱状体,每组所述柱状体至少有两根,相邻两组所述柱状体之间设置有一组刺针,每组所述刺针的数量与每组所述柱状体的数量相同,相邻两组所述刺针与所述柱状体错位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板朝向所述翻折板的一侧成型有一排固定所述消泡棒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与所述固定柱的直径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板朝向所述翻折板的一侧边缘成型有延伸到的所述固定孔底部的固定滑槽,每个所述固定孔出加工有一个所述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靠近所述第二斜板边缘的一端向两侧扩展形成喇叭状。
[00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通过该装置可以将曝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分离出来,还可以减少第一池体内的微膜进入第二池体,对维护第一池体内微膜浓度发挥了作用,去除泡沫及微膜的降解液进入到第二池体中进行深度降解,提高了废水有机物降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防涌板结构简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消泡板结构简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消泡棒主视图;
[0020]图5是现有有机物降解器内部结构简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第一池体;2、第二池体;3、分隔板;4、缓冲板;5、曝气管;6、防涌板;61、第一斜板;62、第二斜板;63、固定孔;64、固定滑槽;7、消泡板;71、竖直板;72、翻折板;8、消泡棒;81、固定柱;82、柱状体;83、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池体1和第二池体2,第一池体1与第二池体2之间通过分隔板3隔开,第一池体1、第二池体2的上端连通,使得两个池体内的液体可以流通交换,第一池体1内底部固定有曝气管5,用于曝气处理,第一池体1内顶部靠近分隔板3的位置固定有消泡板7,用于消除曝气产生的泡沫,消泡板7下方设置有焊接在分隔板3侧壁上的防涌板6,用于防止曝气产生的泡沫直接涌入消泡板7与分隔板3之间的空间然后随着液位上升进入第二池体2内。
[0025]本实施例中,第二池体2内顶部靠近分隔板3的位置焊接有缓冲板4,缓冲板4与分隔板3垂直,缓冲板4与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为10

30cm,缓冲板4下端向远离分隔板3的一侧翻折,避免第二池体2内曝气产生的泡沫堵塞第一池体1与第二池体2的连通通道或涌入第一池体1内。
[0026]本实施例中,防涌板6包括第一斜板61和第二斜板62,第二斜板62焊接成型在第一
斜板61下端端部,第一斜板61与第二斜板62垂直,第一斜板61与分隔板3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可以增加与泡沫接触面积,便于泡沫的聚集和消除,并阻挡泡沫直接涌入消泡板7与分隔板3之间的空间。
[0027]本实施例中,消泡板7包括与分隔板3平行的竖直板71,竖直板71下端焊接有翻折板72,翻折板72与竖直板71之间的夹具为135
°‑
150
°
,翻折板72与第一斜板61的水平重叠尺寸A不小于100mm,翻折板72与第一斜板61形成喇叭状结构,可以避免泡沫涌入,同时,翻折板72与第一斜板61的水平重叠尺寸A越大,对气泡的隔离和消除效果会越好,实现气、液的快速分离。
[0028]本实施例中,消泡板7与防涌板6之间固定有一排消泡棒8,消泡棒8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斜板62和翻折板72上,通过一排消泡棒8成型栅格,可以利用泡沫之间的黏性将泡沫与液体进行分离,减少泡沫涌入第二池体2。
[0029]本实施例中,消泡棒8包括固定柱81,固定柱81外圆周上阵列成型有若干组柱状体82,每组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池体(1)和第二池体(2),所述第一池体(1)与所述第二池体(2)之间通过分隔板(3)隔开,所述第二池体(2)内顶部靠近所述分隔板(3)的位置焊接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与所述分隔板(3)垂直,所述缓冲板(4)与所述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为10

30cm,所述缓冲板(4)下端向远离所述分隔板(3)的一侧翻折,所述第一池体(1)、所述第二池体(2)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池体(1)内底部固定有曝气管(5),所述第一池体(1)内顶部靠近所述分隔板(3)的位置固定有消泡板(7),所述消泡板(7)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所述分隔板(3)侧壁上的防涌板(6),所述防涌板(6)包括第一斜板(61)和第二斜板(62),所述第二斜板(62)焊接成型在所述第一斜板(61)下端端部,所述第一斜板(61)与所述第二斜板(62)垂直,所述第一斜板(61)与所述分隔板(3)之间的夹角为30
°‑
45
°
,所述消泡板(7)包括与所述分隔板(3)平行的竖直板(71),所述竖直板(71)下端焊接有翻折板(72),所述翻折板(72)与所述竖直板(71)之间的夹具为1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周蒋军段余乐逯晓朋魏云堂
申请(专利权)人:易科环境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