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气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56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气检测方法,包括使用血气分析仪器进行血气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步骤1:第二扫描头扫描样本信息;步骤2:将测试卡插入限位滑槽内,第一扫描头扫描测试卡信息后,驱动组件首先驱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及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向测试卡方向移动将测试卡进行限位及固定;然后驱动组件中转轴上设置的第一挤压部挤压测试卡上的校准液区域,使得校准液区域中的校准液进入测试卡的样品流道中对测试卡中的传感器模块进行校准;同时,驱动组件驱动加压组件挤压测试卡上的储气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试卡的位置进行限位,能够防止测试中测试卡出现移位的情况,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气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气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血气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气分析仪是基于电化学的原理,用于定量检测动脉全血样本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电解质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的仪器。血气分析仪在进行血样检测时,一般是将待检测的血样注射至测试卡中,然后将测试卡插入血气分析仪中,通过传感器模块中的电极实现对血样的检测。
[0003]申请号为:CN201320881366.5,公开号为:CN203732536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气分析仪,该血气分析仪包括血气分析仪本体、测试卡和试剂包,其中,所述测试卡与所述血气分析仪本体的顶部为上下插拔连接,所述试剂包与所述血气分析仪本体的侧部为左右插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上下插拔测试卡实现测试卡的安装,也可以通过左右插拔试剂包实现试剂包的安装,方便操作,并且结构较为简单。
[0004]申请号为:CN201410038097.5,公开号为:CN103792344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气生化分析系统的识别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得记载在测试卡或试剂包上印刷或粘贴的二维码中的试剂信息;取出所述试剂信息中的测试卡基本信息,判断测试卡使用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反馈出错信息并退出测试;如正确,取出所述试剂信息中的测试卡特征信息,得到该测试卡的特征参数并将其作为当前测试的特征参数;采集当前测试信号,结合所述得到的当前特征参数,进行计算、调整,得到测试结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血气生化分析系统的识别校正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测试成本较低、结果较为准确。
[0005]申请号为:CN201320881910.6,公开号为;CN203732538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定位的测试卡组件,包括固定底壳、测试卡、活塞泵连接件和试剂包,所述测试卡、活塞泵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壳上,所述测试卡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底壳为第一移动副,所述测试卡的另一侧与所述试剂包为第二移动副,所述测试卡的端部与所述活塞泵连接件、试剂包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其任意组合为孔轴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气分析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测试卡与固定底壳、试剂包相配合,实现第一次定位,通过测试卡与活塞泵连接件、试剂包形成孔轴配合,实现第二次定位,提高了测试卡的定位精度,避免了漏液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0006]现有技术中的血气分析仪检测原理大体相似,多数都是通过传感器模块中的电极实现对血样的检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不同的血气分析仪对同一个血样进行检测时,其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一血气分析仪对同一血样进行不等次检测时,其结果仍旧存在差异,现有的测试方法准确率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气检测方法,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
结果的准确率。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血气检测方法,包括使用下述结构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血气检测,其中:
[0010]血气分析仪器包括检测分析主板、承载座,承载座上设置有用于使测试卡定向滑动的限位滑槽;承载座上设置有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底部加热限位组件、推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加压组件及顶部加热限位组件位于限位滑槽的上方,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和推送组件位于限位滑槽下方;从上至下依次为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推送组件和底部加热限位组件;
[0011]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及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向测试卡方向移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端部搭载有用于与测试卡接触的检测探针,检测探针与所述检测分析主板连接;检测分析主板连接有第一扫描头和第二扫描头;
[0012]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0013]步骤1:第二扫描头扫描样本信息;
[0014]步骤2:将测试卡插入限位滑槽内,第一扫描头扫描测试卡信息后,
[0015]驱动组件首先驱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及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向测试卡方向移动将测试卡进行限位及固定;然后驱动组件中转轴上设置的第一挤压部挤压测试卡上的校准液区域,使得校准液区域中的校准液进入测试卡的样品流道中对测试卡中的传感器模块进行校准;同时,驱动组件驱动加压组件挤压测试卡上的储气区域,储气区域中的空气进入测试卡中并将样品流道中的待检测血样送至测试卡的传感器模块处,血气分析仪器的检测探针与传感器模块接触后实现对血样的检测。
[0016]其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驱动轴、蜗轮和蜗杆和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承载座上,电机设置在承载座上,电机通过所述驱动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轮与转轴连接,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挤压部,第二挤压部和第三挤压部,转轴端部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用于驱动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动作;第一挤压部用于挤压测试卡上的校准液区域;第二挤压部用于驱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朝测试卡方向移动对测试卡进行限位及加热;第三挤压部用于驱动加压组件朝向测试卡方向移动并实现对测试卡储气区域的挤压;
[0017]具体过程如下: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将动力传至转轴,进而使得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即可实现对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底部加热限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的驱动,进而实现对测试卡的定位及挤压。
[0018]进一步优化,承载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限位通槽;
[0019]其中,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板、第一扭簧和加热模块,下限位板铰接在承载座的下方,第一扭簧设置在下限位板与承载座之间,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下限位板绕着与承载座之间形成的铰接点转动后,下限位板的端部靠近承载座的底部;所述下加热模块设置在下限位板端部,所述下加热模块穿过限位通槽后能够与测试卡底部设置的定位槽卡合;下限位板上设置有驱动部,所述拨块转动后能够与驱动部接触,并通过该驱动部驱动所述下限位板转动;
[0020]在实施时,下限位板处于零位状态,拨块与下限位板上的驱动部接触,进而使得下限位板与承载座底部形成的夹角为最大状态,此时,下加热模块位于限位通槽内;将测试卡
沿着限位滑槽插入至检测位置后,此时,转轴驱动拨块转动,拨块将会跟随转轴转动,进而使得拨块的端部与驱动部脱离,下限位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将会使得下限位板与承载座底部之间的形成的夹角变小,此时,下限位板端部的下加热模块将会穿过限位通槽后进入限位滑槽内,下加热模块的端部将会直接插入设置在测试卡底部设置的定位槽内并实现卡合;如此即可实现对测试卡的限位;
[0021]在取出测试卡的时候,转轴反转,此时拨块将会复位,拨块重新与驱动部接触后克服扭簧的扭力使得下限位板与承载座之间的夹角变大,进而使得下加热模块重新复位至限位通槽内;通过下加热模块实现对测试卡的定位,同时实现对测试卡的加热。
[0022]其中,承载座上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拨块是否处于初始位置,第二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拨块的极限位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下述结构的血气分析仪器进行血气检测,其中:血气分析仪器包括检测分析主板、承载座,承载座上设置有用于使测试卡定向滑动的限位滑槽;承载座上设置有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底部加热限位组件、推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加压组件及顶部加热限位组件位于限位滑槽的上方,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和推送组件位于限位滑槽下方;从上至下依次为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推送组件和底部加热限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加压组件、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及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向测试卡方向移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端部搭载有用于与测试卡接触的检测探针,检测探针与所述检测分析主板连接;检测分析主板连接有第一扫描头和第二扫描头;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步骤1:第二扫描头扫描样本信息;步骤2:将测试卡插入限位滑槽内,第一扫描头扫描测试卡信息后,驱动组件首先驱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及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向测试卡方向移动将测试卡进行限位及固定;然后驱动组件中转轴上设置的第一挤压部挤压测试卡上的校准液区域,使得校准液区域中的校准液进入测试卡的样品流道中对测试卡中的传感器模块进行校准;同时,驱动组件驱动加压组件挤压测试卡上的储气区域,储气区域中的空气进入测试卡中并将样品流道中的待检测血样送至测试卡的传感器模块处,血气分析仪器的检测探针与传感器模块接触后实现对血样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驱动轴、蜗轮和蜗杆和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承载座上,电机设置在承载座上,电机通过所述驱动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轮与转轴连接,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挤压部,第二挤压部和第三挤压部,转轴端部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用于驱动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动作;第一挤压部用于挤压测试卡上的校准液区域;第二挤压部用于驱动顶部加热限位组件朝测试卡方向移动对测试卡进行限位及加热;第三挤压部用于驱动加压组件朝向测试卡方向移动并实现对测试卡储气区域的挤压;具体过程如下: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将动力传至转轴,进而使得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即可实现对顶部加热限位组件、底部加热限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的驱动,进而实现对测试卡的定位及挤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槽相互连通的限位通槽;其中,底部加热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板、第一扭簧和加热模块,下限位板铰接在承载座的下方,第一扭簧设置在下限位板与承载座之间,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下限位板绕着与承载座之间形成的铰接点转动后,下限位板的端部靠近承载座的底部;所述下加热模块设置在下限位板端部,所述下加热模块穿过限位通槽后能够与测试卡底部设置的定位槽卡合;下限位板上设置有驱动部,所述拨块转动后能够与驱动部接触,并通过该驱动部驱动所述下限位板转动;在实施时,下限位板处于零位状态,拨块与下限位板上的驱动部接触,进而使得下限位板与承载座底部形成的夹角为最大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响红冉鹏王彬母彪叶芦苇向官文
申请(专利权)人:斯马特诊断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