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48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3
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回收罐,所述的回收罐包括多组,单组包括多个回收罐,回收罐上设有第二支油路,单组回收罐中的多根第二支油路连接至同一根第一支油路上,多组回收罐中的多根第一支油路连接至同一根主油路上;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阀,第一支油路上设有第一支油路阀,第二支油路上设有第二支油路阀;主油路上靠近第一支油路的位置上设有取样管路,取样管路连接至检测模块上;主油路上靠近输入端的位置上设有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管连接至油气储存罐。本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油品接卸的自动化控制,针对接卸油品标号,选择适当的油路进行接卸油工作,避免现有油品接卸技术和操作流程所导致的混油事故和冒油事故。冒油事故。冒油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油气回收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生产的废油气的主要成分是油气挥发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传统的油气回收装置是把油气冷凝,对凝结分离出有机气体进行回收后输送至回收罐内,经分离净化合格的空气排放。但现有的装置中,不同成分的工业废油气通常是混装至固定的回收罐内,混装后的油气容易导致其成分复杂,并不适合后续的二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油品接卸的自动化控制,针对接卸油品种类,选择适当的油路进行接卸油工作,避免现有油品接卸技术和操作流程所导致的混油事故和冒油事故。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回收罐,所述的回收罐包括多组,单组包括多个回收罐,回收罐上设有第二支油路,单组回收罐中的多根第二支油路连接至同一根第一支油路上,多组回收罐中的多根第一支油路连接至同一根主油路上;
[0005]所述的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阀,第一支油路上设有第一支油路阀,第二支油路上设有第二支油路阀;
[0006]所述的主油路上靠近第一支油路的位置上设有取样管路,取样管路连接至检测模块上;
[0007]所述的主油路上靠近输入端的位置上设有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管连接至油气储存罐。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样品箱,取样管路连接至样品箱上,样品箱侧壁上设有加热夹套,样品箱顶部还设有油气管,油气管连接至气相色谱柱上,气相色谱柱的排气口上方设有气敏传感器。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气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支油路阀、第二支油路阀连接。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样品箱一侧通过管道与负压泵连接。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油气回收管与主油路的连接点位于主油路阀与第一支油路之间的主油路上,油气回收管上设有油气回收阀。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油气回收管上设有气泵。
[001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油品进入回收罐之前进行标号检测确定,并通过控制器选择相应的油路将油
品输送至指定的回收罐中,避免了混油情况的发生,避免油品浪费,利于回收的油气后续的二次利用;
[0015](2)油品接卸完成之后,残留在管路中的油品挥发所产生的油气可实现回收后可作为燃气提供给用户,解决残留油气影响后续油品接卸作业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油气直接排放导致的污染以及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回收罐1,主油路2,第一支油路3,第二支油路4,主油路阀5,第一支油路阀6,第二支油路阀7,取样管路8,检测模块9,油气回收管10,油气回收阀11,油气储存罐12,气泵13,样品箱14,负压泵15,加热夹套16,油气管17,气相色谱柱18,排气口19,气敏传感器20,控制器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中,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回收罐1,所述的回收罐1包括多组,单组包括多个回收罐1,回收罐1上设有第二支油路4,单组回收罐1中的多根第二支油路4连接至同一根第一支油路3上,多组回收罐1中的多根第一支油路3连接至同一根主油路2上;
[0020]所述的主油路2上设有主油路阀5,第一支油路3上设有第一支油路阀6,第二支油路4上设有第二支油路阀7;
[0021]所述的主油路2上靠近第一支油路3的位置上设有取样管路8,取样管路8连接至检测模块9上;
[0022]所述的主油路2上靠近输入端的位置上设有油气回收管10,油气回收管10连接至油气储存罐12。
[00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检测模块9包括样品箱14,取样管路8连接至样品箱14上,样品箱14侧壁上设有加热夹套16,样品箱14顶部还设有油气管17,油气管17连接至气相色谱柱18上,气相色谱柱18的排气口19上方设有气敏传感器20。
[00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气敏传感器20与控制器21电连接,控制器21与第一支油路阀6、第二支油路阀7连接。
[00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样品箱14一侧通过管道与负压泵15连接。
[00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油气回收管10与主油路2的连接点位于主油路阀5与第一支油路3之间的主油路2上,油气回收管10上设有油气回收阀11。
[00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油气回收管10上设有气泵13。
[0028]本系统的原理如下:
[0029]油罐车如图1所示状态停在主油路2的进油端,连接油罐车的出油管与主油路2,然后开启主油路阀5以及取样管路8上的阀门,油品进入主油路2中,并经过取样管路8输送至样品箱14中,取指定量的油品样品之后,关闭取样管路8上的阀门,开启样品箱14上的加热夹套16,同时开启负压泵15,加速油品气化,产生的气态油品进入气相色谱柱18中,气相色
谱柱18采用内径为0.25

0.53mm的石英毛细管,长度为10

15m,内壁涂覆有甲基硅酮,气相色谱柱18按沸点将影响汽油辛烷值的组分(包括正构和异构烷烃、芳烃)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油品蒸汽中的不同组分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到达排气口19,经气敏传感器20(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对组分进行相应后,确定汽油标号(标号根据油气成分自行定制),然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根据测定的汽油标号选择相应的第一支油路阀6和第二支油路阀7开启,进行油品接卸作业。
[0030]油品接卸作业完成之后,关闭各管路阀门,然后开启油气回收阀11以及气泵13,管路中挥发的气态油品被输送至油气储存罐12中,可作为燃气供给输送至用户家中,避免残留空气污染以及管道内残留油品对后续油品接卸作业的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回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罐(1)包括多组,单组包括多个回收罐(1),回收罐(1)上设有第二支油路(4),单组回收罐(1)中的多根第二支油路(4)连接至同一根第一支油路(3)上,多组回收罐(1)中的多根第一支油路(3)连接至同一根主油路(2)上;所述的主油路(2)上设有主油路阀(5),第一支油路(3)上设有第一支油路阀(6),第二支油路(4)上设有第二支油路阀(7);所述的主油路(2)上靠近第一支油路(3)的位置上设有取样管路(8),取样管路(8)连接至检测模块(9)上;所述的主油路(2)上靠近输入端的位置上设有油气回收管(10),油气回收管(10)连接至油气储存罐(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站油品接卸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9)包括样品箱(14),取样管路(8)连接至样品箱(14)上,样品箱(14)侧壁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智云冷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