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45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包括接尿桶、导尿管和接尿端,所述接尿桶外套设有用于卡放导尿管和接尿端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各间隔布置的卡接扣,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固定圈,各所述固定圈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且圈径依次增大,相邻固定圈之间通过连接件固连;所述卡接扣间隔布置在各固定圈上,所述导尿管盘旋卡接于各固定圈上的卡接扣内;所述接尿端与导尿管拆卸式相连,且接尿端内套设有与接尿端形状一致的一次性防护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能有效解决现有接尿器的导尿管和接尿端放置不方便、容易污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接尿器
,具体涉及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

技术介绍

[0002]接尿器根据男女病人生理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男用一次性塑料袋接尿器和女用穿戴式硅胶接尿腔接尿器、床上负压应急吸尿器。为各类脑积水、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痴呆昏迷、植物人、偏瘫瘫痪、各重度脑外伤恢复期、长期尿床、尿失禁、骨折、尿崩症、早期尿路感染的伴有脑神经异常体征的重症病人日常和卧床时使用。
[0003]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903935.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老年人和病人用的全自动接尿器,该接尿器包括全自动接尿器主体、盛尿桶、导尿管和接尿器,全自动接尿器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尿桶,盛尿桶的顶端搭接相连有导尿管,导尿管的一侧嵌套链接有紧固环,导尿管的一侧内侧嵌入连接有延长管,延长管的一段固定连接有接尿器插接槽,导尿管的一端搭接相连有接尿器。该全自动接尿器能够快速对患者排入接尿斗的尿液进行吸收,有效抑制尿液溅射,导尿管与延长管的结合可调节连接长度,具有调节性。但是其导管较长,接尿器和导管均不便于放置,而且还会造成接尿器污染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能有效解决现有接尿器的导尿管和接尿端放置不方便、容易污染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包括接尿桶、导尿管和接尿端,所述接尿桶外套设有用于卡放导尿管和接尿端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各间隔布置的卡接扣,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固定圈,各所述固定圈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且圈径依次增大,相邻固定圈之间通过连接件固连;所述卡接扣间隔布置在各固定圈上,所述导尿管盘旋卡接于各固定圈上的卡接扣内;所述接尿端与导尿管拆卸式相连,且接尿端内套设有与接尿端形状一致的一次性防护袋。
[0007]进一步地,卡接扣呈“Ω”型,卡接扣的封闭端与固定圈固连,开口端朝外、且向斜上方布置;所述一次性防护袋为两端相通的塑料薄膜袋,且塑料薄膜袋的上段内附有无纺布层或棉布层,一次性防护袋套设于接尿端内壁时,无纺布层位于接尿端端口处,所述接尿端与一次性防护袋的连接处还配套设有弹性松紧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接尿端与导尿管通过螺纹相连,且导尿管与接尿端的相接端设有内螺纹,接尿端的相接端设有外螺纹;接尿端采用外螺纹可以使其端口全部处于导尿管的接口内,防止拧开时尿液外漏,保证使用清洁度。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接尿桶的下段为圆柱形的圆桶段,上段呈圆锥形的锥形段,所述圆桶段与锥形段的相接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尿管通过连接盖与所述锥形段的上开口处
相连,且连接盖上设有透气孔。由于接尿嘴处的口径一般均较小,因此很难清洁,本技术采用分段式结构,清洗时将其拆开,使清洁工作更加方便。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通过在接尿桶外套设用于卡放导尿管和接尿端的固定机构,实现导尿管的稳妥放置和固定,同时当导尿管长度不够或需要加高接尿桶时,可以将固定机构作为加高凳使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固定圈由上到下依次增加的圈径可以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本技术在接尿端内配备与接尿端形状一致的一次性防护袋,防护袋可有效防止尿液等污染接尿端,保证清洁卫生的接尿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所述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所述接尿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接尿桶;11.锥形段;12.圆桶段;2.导尿管;3.固定机构;31.固定圈;32.卡接扣;4.接尿端;5.一次性防护袋;51.无纺布层;6.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包括接尿桶1、导尿管2和符合人体工学的接尿端4,接尿桶1外套设有用于卡放导尿管2和接尿端4的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支架和各间隔布置的卡接扣32,固定支架包括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固定圈31,各固定圈31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且圈径依次增大,相邻固定圈31之间通过连接件固连;卡接扣32间隔布置在各固定圈31上,卡接扣32呈“Ω”型,卡接扣32的封闭端与固定圈31固连,开口端朝外、且向斜上方布置,导尿管2从上到下盘旋卡接于各固定圈31上的卡接扣32内,减少占地空间,同时解决管道冗杂以及不便于放置的问题;另外,当导尿管2长度不够时,可以将固定机构3作为加高凳使用,增加使用高度,满足不同场景使用;接尿端4与导尿管2拆卸式相连,且接尿端4内套设有与接尿端4形状一致的一次性防护袋5。
[0016]具体地,一次性防护袋5为两端相通的塑料薄膜袋,且塑料薄膜袋的上段内附有无纺布层51或棉布层,一次性防护袋5套设于接尿端4内壁时,无纺布层51位于接尿端4端口处,接尿端4与一次性防护袋5的连接处还配套设有弹性松紧带;接尿端4与导尿管2通过螺纹相连,且导尿管2与接尿端4的相接端设有内螺纹,接尿端4的相接端设有外螺纹。使用时,一次性防护袋5的小头端伸出接尿端4的连接端口,并外翻套设在接尿端4连接端口处,将一次性防护袋5内套在接尿端4内壁,此时无纺布层51位于接尿端4外端口处,刚好与使用者皮肤相接处,再用橡皮筋6将无纺布层51紧贴在接尿端4外壁,使一次性防护袋5贴合紧密,在接尿端4的外壁也可以设置防滑纹,以防止橡皮筋6滑脱;无纺布层51柔软舒适,且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能够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尿道感染等问题。同时采用防护袋为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有效解决接尿端4污染等问题。
[0017]参考图1,接尿桶1的下段为圆柱形的圆桶段12,上段呈圆锥形的锥形段11,圆桶段12与锥形段11的相接处通过螺纹连接;导尿管2通过连接盖与锥形段11的上开口处相连,且连接盖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保证尿液稳定地进入接尿桶1,同时将接尿桶1设置成两段式,便于对接尿桶1进行清洗,延长接尿桶1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气味的产生。
[001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包括接尿桶、导尿管和接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尿桶外套设有用于卡放导尿管和接尿端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各间隔布置的卡接扣,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固定圈,各所述固定圈从上到下依次布置、且圈径依次增大,相邻固定圈之间通过连接件固连;所述卡接扣间隔布置在各固定圈上,所述导尿管盘旋卡接于各固定圈上的卡接扣内;所述接尿端与导尿管拆卸式相连,且接尿端内套设有与接尿端形状一致的一次性防护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扣呈“Ω”型,卡接扣的封闭端与固定圈固连,开口端朝外、且向斜上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卧床病人接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防护袋为两端相通的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艳张玲玲文静雒慧敏何金金杨秋燕韩玉玲姚莹李洁赵珺张青介萍萍焦顺利霍一帆王慧君陈珊珊郭淑贤杨希珍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三门峡市儿童医院三门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