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4258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4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容易因脱落而导致加压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回形框,回形框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延展带,同一侧的两个延展带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外端之间的距离,延展带自由端设有束缚带,回形框上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支撑筒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伸出回形框且设有矩形的压迫板,压迫板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倒L形的固定扣,支撑板前端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上右下左的倾斜槽,支撑筒左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位于支撑板前方的滑板,滑板内端贯穿支撑筒且设有前后轴向的推杆,推杆后端插入倾斜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股动脉压迫止血护理器械,特别是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1、医疗手术中,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需对股动脉实施压迫止血,如果不加以止血,可能会导致缺血性休克,而现有的股动脉穿刺点加压止血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使用绷带将止血棉等止血用品缠绕固定在穿刺点,从而实现对股动脉穿刺点的加压止血,而绷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因稀疏而变得松弛,且在患者活动的影响下从患者腿部脱落,进而导致止血棉等止血用品从股动脉穿刺点脱落,最终导致对患者腿部股动脉穿刺点的加压止血效果不佳,且现有的加压装置在加压时一般通过螺纹转动的方式,而螺纹转动的方式不仅会带动下方的止血敷贴发生转动,从而对患处造成伤害,而且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加压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容易因脱落而导致加压效果不佳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回形框,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回形框(1),其特征在于,回形框(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延展带(2),同一侧的两个延展带(2)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外端之间的距离,延展带(2)自由端设有束缚带(3),回形框(1)上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4),支撑筒(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下端伸出回形框(1)且设有矩形的压迫板(6),压迫板(6)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倒L形的固定扣(7),支撑板(5)前端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上右下左的倾斜槽,支撑筒(4)左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位于支撑板(5)前方的滑板(8),滑板(8)内端贯穿支撑筒(4)且设有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回形框(1),其特征在于,回形框(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延展带(2),同一侧的两个延展带(2)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外端之间的距离,延展带(2)自由端设有束缚带(3),回形框(1)上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下的支撑筒(4),支撑筒(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下端伸出回形框(1)且设有矩形的压迫板(6),压迫板(6)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倒l形的固定扣(7),支撑板(5)前端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上右下左的倾斜槽,支撑筒(4)左端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位于支撑板(5)前方的滑板(8),滑板(8)内端贯穿支撑筒(4)且设有前后轴向的推杆(9),推杆(9)后端插入倾斜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8)前端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前后方向的调节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袁冰雪朱琳李子童张莹王亚娟董二彦黄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三门峡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