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43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包括喷粉部件、储粉仓、吸粉管道和喷粉动力源,所述喷粉部件包括喷粉罩和喷粉管道,所述储粉仓通过所述吸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所述喷粉罩通过喷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喷粉部件、储粉仓、吸粉管道各组成部件材料均为PVC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强度高,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耐腐蚀,并且装置轻便、组装简单、易携带,同时为作业人员与蚁巢以及有毒粉剂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因天气风向、红火蚁攻击而造成的人身安全,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喷施装置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喷洒均匀且防治效果更好。喷洒均匀且防治效果更好。喷洒均匀且防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保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属膜翅目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2004年,红火蚁首次在我国广东省吴川市被发现。截至2021年3月,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红火蚁已入侵至我国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红火蚁不仅取食多种作物的根部及种子,对农业造成危害;破坏公共电子通讯设备;还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被红火蚁叮咬后可引起皮肤红肿,并伴有灼烧感,较为敏感人群可能因叮咬造成过敏、休克甚至死亡。
[0003]因此,扑杀红火蚁任务十分艰巨。扑杀红火蚁常用的方法包括:液体药剂灌巢、播撒饵剂、粉剂扑杀。其中液体药剂灌巢方法,单蚁巢处理,且所用药剂毒性大,渗入对土地、水体等环境的危害较大。播散饵剂是针对散蚁及红火蚁大面积发生时所用方法,但要求饵剂不能接触到水。粉剂扑杀则是针对单个蚁巢逐个扑杀,在地表温度较低或是亟需对蚁巢进行应急处置时所用方法。通常粉剂扑杀采用人工操作,即一人在蚁巢周围手持药瓶倒撒粉剂一圈,另一人用铲子挖巢;挖巢惊扰蚁群之后,手持药瓶的人不间断地向蚁巢进行倒撒粉剂,从而让大量的蚂蚁粘上粉剂,达到触杀和喂毒的效果。粉剂人工操作时,有多处弊端。其中包括:未与蚁巢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会受到红火蚁的攻击;作业人员与粉剂距离过近,粉剂飘散至身上危害身体健康;手持药瓶撒粉不均匀,导致药粉浪费;人工操作步骤繁琐且耗时,药瓶回收不及时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便捷、安全的粉剂扑杀红火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包括喷粉部件、储粉仓、吸粉管道和喷粉动力源,所述喷粉部件包括喷粉罩和喷粉管道,所述储粉仓通过所述吸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所述喷粉罩通过喷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喷粉动力源为引风机或喷粉机的一种,所述喷粉动力源为手持式,且所述喷粉动力源包括进粉口和出粉口(图中未标示),所述进粉口与所述吸粉管道连通,所述出粉口与所述喷粉管道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喷粉罩为倒置漏斗状,且漏斗上部内嵌PVC接头,所述PVC管接头通过90
°
弯头与所述喷粉管道插接,所述喷粉管道长度不低于40cm。
[0008]优选的,所述储粉仓为上部呈圆柱型,下部呈锥型的空心仓体,其顶部带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储粉仓扣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密封结构未在图中示出)。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配套设置有橡胶塞,且所述顶盖侧
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橡胶塞通过细绳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孔。
[0010]优选的,所述储粉仓内部设有出粉结构,所述出粉结构包括直插管和封盖,所述封盖卡接于直插管的一端,所述直插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粉管道连通,所述吸粉管道为90
°
弯管。
[0011]优选的,所述出粉结构与所述储粉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直插管带封盖的一端位于储粉仓内部,且所述直插管上开设有出粉孔。
[0012]优选的,所述出粉孔直径为6mm,所述出粉孔数量为16个,每四个一组均布在所述直插管的圆周面上,且每组出粉孔的排列方式为4*1竖向均布,且顶部第一孔距离所述封盖50

65mm,孔间距为30

40mm,且出粉孔最低位置要高于所述储粉仓锥形部分的底面,以保证药粉可以正常喷出。
[0013]优选的,所述封盖竖直方向位于储粉仓的中部位置,且竖直方向上,所述出粉孔于封盖及储粉仓底部之间均布。
[0014]优选的,所述喷粉部件、储粉仓、吸粉管道各组成部件材料均为PVC材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成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整体使用PVC材料,管壁光滑,流体阻力小,结构强度高,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耐腐蚀,不受户外作业潮湿水分和土壤酸碱度的腐蚀,同时该搭配装置轻便、组装简单、易携带。
[0017](2)本专利技术搭配装置为作业人员与蚁巢以及有毒粉剂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因天气风向、红火蚁攻击而造成的人身安全。
[0018](3)本专利技术搭配装置一次出粉量可达63.82g~66.75g,较人工粉剂扑杀使用粉剂量更少,且喷洒更均匀,即可达到更优的防治效果。
[0019](4)本专利技术搭配装置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精准处理一个蚁巢在10秒以内即可完成。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可根据本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喷施装置中储粉仓的零件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喷施装置储粉仓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施装置储粉仓顶盖的零件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

喷粉部件、11

喷粉罩、12

喷粉管道、2

储粉仓、21

空心仓体、22

顶盖、221

通气孔、222

橡胶塞、223

细绳、23

直插管、231

出粉孔、24

封盖、3

吸粉管道、4

喷粉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便捷、安全的粉剂扑杀红火蚁。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包括喷粉部件1、储粉仓2、吸粉管道3和喷粉动力源4,所述喷粉部件1包括喷粉罩11和喷粉管道12,所述储粉仓2通过所述吸粉管道3与喷粉动力源4连通,所述喷粉罩11通过喷粉管道12与喷粉动力源4连通。
[0031]优选的,所述喷粉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粉部件、储粉仓、吸粉管道和喷粉动力源,所述喷粉部件包括喷粉罩和喷粉管道,所述储粉仓通过所述吸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所述喷粉罩通过喷粉管道与喷粉动力源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动力源为引风机或喷粉机的一种,所述喷粉动力源为手持式,且所述喷粉动力源包括进粉口和出粉口,所述进粉口与所述吸粉管道连通,所述出粉口与所述喷粉管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罩为倒置漏斗状,且漏斗上部内嵌PVC接头,所述PVC管接头通过90
°
弯头与所述喷粉管道插接,所述喷粉管道长度不低于4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仓为上部呈圆柱型,下部呈锥型的空心仓体,其顶部带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储粉仓扣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火蚁粉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配套设置有橡胶塞,且所述顶盖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橡胶塞通过细绳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柳跃泽吕要斌钱诚丁浩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