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修复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凝土材料脆性大的固有缺陷,严重影响其抗裂性。实际工程经常出现基体的微开裂等微观损伤,而这种微裂缝通常是不可视的,当然更谈不上修复。如果这些损伤部位不能及时修复,不但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进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和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可能由此引发宏观裂缝并出现脆性断裂,产生严重的灾难性事故。传统混凝土材料的修复形式主要是定期维护与事后维修,这种消极的、被动的维修方式不仅费用庞大,而且效果不佳,更无法满足现代多功能和智能建筑对混凝土材料提出的要求。
[0003]研究和开发仿生自修复混凝土,使其能够自动地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恢复并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已成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混凝土材料的仿生自修复是模仿生物组织损伤愈合的机能,在水泥基体中预埋入特殊组分,形成智能型自修复系统。在基体产生损伤裂纹时,埋植于内部的修复体系在力、热或化学破坏下释放修复剂,黏结封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两组支撑单元、电机、第一连接轴、第一转板、上连接杆、第二转板、第二连接轴、第三转板、下连接杆、第四转板、第三连接轴、两个轴套和两组搅拌单元,两组所述支撑单元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上方;所述电机的基座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转板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板和所述第二转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连接杆偏心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板和所述第三转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板和所述第四转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下连接杆偏心设置,所述下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位于所述上连接杆的轴向中心线的下方,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单元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所述下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所述轴套,每个所述轴套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搅拌箱内的原料进行混合的所述搅拌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竖杆、安装板、驱动马达、旋转轴和搅拌件,所述竖杆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竖杆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搅拌箱内,并与所述搅拌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轩,李双虎,赵如意,薛金彪,张茂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洋河新城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