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724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尤其涉及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提供在发生震动时对文物的保护效果很好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包括有支撑板、第一滑杆、第一弹簧、外壳和放置框等,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一组第一滑杆,每组第一滑杆数目为2,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外壳,外壳底部与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外壳内设有放置框。第一弹簧可在发生震动时抵消外壳与放置框上下移动的力,使外壳与放置框上下移动不会剧烈,如此即可对文物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此即可对文物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此即可对文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尤其涉及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作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常会放置在博物馆内进行展示,而在不进行展示时,为了提高文物的放置安全性,防止文物展示或保存柜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动时文物被损坏,常会使用可防震的放置框对文物进行放置。
[0003]现有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包括有支撑板、第一滑杆、第一弹簧、外壳和放置框,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一组第一滑杆,每组第一滑杆数目为2,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外壳,外壳底部与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外壳内设有放置框,将文物放置在放置框内后,通过第一弹簧可在发生震动时抵消外壳与放置框上下移动的力,使外壳与放置框上下移动不会剧烈,如此即可对文物起到保护的作用,但该装置未对文物进行夹紧,且只抵消上下移动的力,未对左右移动的力进行抵消,如此使文物会在放置框内进行移动,从而与放置框发生碰撞,进而使该装置在发生震动时对文物的保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包括有支撑板(1)、第一滑杆(2)、第一弹簧(3)、外壳(4)和放置框(5),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一组第一滑杆(2),每组第一滑杆(2)数目为2,第一滑杆(2)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外壳(4),外壳(4)底部与第一滑杆(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3),外壳(4)内设有放置框(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机构(6)和卡紧机构(7),放置框(5)内设有能够对文物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上设有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文物均夹紧的卡紧机构(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其特征是:限位机构(6)包括有滑块(60)、隔板(61)、螺杆(62)、第一转块(63)和手柄(64),放置框(5)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一组滑块(60),滑块(60)数目为8,前后对应的四个滑块(60)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对文物进行限位的隔板(61),上侧滑块(60)上侧均设有螺杆(62),螺杆(62)上均螺纹式设有第一转块(63),第一转块(63)上均转动式设有手柄(64),第一转块(63)均与放置框(5)接触。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卡紧机构(7)包括有固定环(70)、橡胶套(71)、第二滑杆(72)、推块(73)和第二弹簧(74),隔板(61)内侧均设有48个固定环(70),固定环(70)内侧均设有橡胶套(71),隔板(61)内均滑动式设有48个第二滑杆(72),第二滑杆(72)内端均设有推块(73),推块(73)外侧与相邻的隔板(6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4),推块(73)与第二滑杆(72)均处于相邻的橡胶套(71)内。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能够使外壳(4)变得封闭的开合机构(8),开合机构(8)包括有第一固定块(80)、转杆(81)、第二转块(82)、盖板(83)、第三滑杆(84)和拉手(85),外壳(4)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80),第一固定块(80)上均转动式设有转杆(81),转杆(81)上均设有第二转块(82),第二转块(82)上均设有能够使外壳(4)变得封闭的盖板(83),盖板(83)内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杆(84),前后对应的两个第三滑杆(84)外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手(85)。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博物馆用文物防震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林孙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