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
,尤其涉及一种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强度钢铁材料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工程材料,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超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舰船、能源电站、海洋工程、国防建设等重要战略领域,尤其对汽车制造业,使用超高强度钢不仅可以提升车身坚固性,而且还能够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实现性能提升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因此研究新型超高强度钢的设计、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传统的超高强度钢是屈服强度在1200
‑
2000MPa的一类钢种,纳米析出强化是超高强度钢的最重要强化方式之一,如典型的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通过添加Cr、Mo、V、C等合金元素形成纳米碳化物,进而产生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的效果,然而材料中的高碳含量严重降低了钢材的焊接性能,因此这类材料对焊接工艺有很高的要求。超低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包括马氏体基体和分散在所述马氏体基体中的共格NiAl纳米相、共格富Cu纳米相和非共格Ni3Ti纳米相,所述共格NiAl纳米相、共格富Cu纳米相和非共格Ni3Ti纳米相中的至少两种复合析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包括:Ni为2
‑
10%,Al为0.5
‑
2.0%,Ti为0.5
‑
2.5%,Cu为0.5
‑
2.5%,Mn为0
‑
10%,Mo为0
‑
5%,Cr为0
‑
11%,C为0
‑
0.1%,B为0.01
‑
0.06%,P不高于0.04%,S不高于0.04%,N不高于0.04%,O不高于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中Al、Ti、Cu的含量满足Al+1/2Ti+1/2Cu=1.5
‑
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格NiAl纳米相尺寸为1
‑
10纳米,每立方微米内共格NiAl纳米相数目不少于10,000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格和非共格纳米相复合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格富Cu纳米相尺寸为1
‑
10纳米,每立方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增宝,周冰晨,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