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特别是对铅蓄电池内部各单体间连接方式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的铅蓄电池是在同一壳体内的各单体电池串联连接而成,在每格单体中,正、负极板间隔排列,极板间灌注电解液,正负极板分别连接在正负桩头上,相邻单体电池的桩头以连接条连接,串联成整个蓄电池。由于连接件多,占用的体积大,限制了单位体积内蓄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相同体积前提下具有更高容量的蓄电池。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蓄电池,由壳体内各单体电池连接而成,在每格单体中,正极板和负极板间隔排列,极板间灌注电解液,在相邻单体之间设有导电隔板,并以该隔板相隔,隔板的两面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在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正引出板和负引出板,正负引出板上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正、负极板。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相邻单体之间设有导电隔板,隔板的两面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正、负极板,隔板起到了相邻单体之间电连接的作用,采用隔板和正负引出板,免除了以往的桩头和连接条,提高了壳体内极板的可利用空间,即提高了相同体积前提下蓄电池的容量。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由壳体(1)内各单体电池连接而成,在每格单体中,正极板(9)和负极板(7)间隔排列,极板间灌注电解液(10),其特征是:在相邻单体之间设有导电隔板(4),并以该隔板相隔,隔板(4)的两面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正极板(9)和负极板(7),在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正引出板(2)和负引出板(6),正负引出板上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正、负极板。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