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74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包括脱硫吸收塔,所述脱硫吸收塔上设置有减温节水罐,所述减温节水罐的底部管道连接有重力开关组件,减温节水罐的上部设置有氧化风入口管道,所述氧化风入口管道的进口端设置有氧化风机;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的运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少了进入脱硫塔内部的水分,保证脱硫塔的水平衡,进而保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属于火电厂燃煤机组、工业锅炉等脱硫


技术介绍

[0002]许多火电厂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湿法脱硫塔入口烟道上安装了烟气深度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使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温度从120

150℃左右降低到80

90℃左右,由于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随之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气携带的水分大大减少,导致脱硫塔水平衡失调。
[0003]目前,针对水平衡失调的情况,主要采用回收氧化风减温水和减少工艺水补水等方式,进而减少进入脱硫塔内的水量,从而保证脱硫塔水平衡。由于氧化风压力较大,氧化风减温水回收难度较大,目前氧化风减温水一般采用U型管方式或液位计

电动开关阀联锁形式进行处理。
[0004]当采用U型管方式时,由于氧化风压力大约100kPa,压力较大且压力不稳定,采用U型管液封需要将U型管抬高10米以上,且当氧化风机压力增大高于设计压力时,U型管液封不能起到液封的作用,会导致氧化风泄漏而影响脱硫效率,增加维护和生产成本;当采用液位计

电动开关阀联锁方式需要在减温水管道下设置集水池,且集水应满足一定的体积,满足电动阀门开启后至少5min的出水量,同时还需在池底设置冲洗管以及配置超警戒液位后的液位计报警装置,从以上设计要求中可以知道,采用集水池、液位计和电动阀门处理方式所占空间较大,且控制系统较为复杂、电动阀门启闭次数有限,导致故障率较高,也增加维护和生产成本。
[0005]在现有技术并不能稳定的回收氧化风减温水,且增加了维护和生产成本,与节能减排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当前亟需一种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氧化风减温水回收装置以保证脱硫塔水达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还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的运行方法,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少进入脱硫塔内部的水分,保证脱硫塔的水平衡,进而保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包括脱硫吸收塔,所述脱硫吸收塔上设置有减温节水罐,所述减温节水罐的底部管道连接有重力开关组件,减温节水罐的上设置有氧化风入口管道,所述氧化风入口管道的进口端设置有氧化风机;有效的减少了进入脱硫塔内部的水分,保证脱硫塔的水平衡,进而保证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0008]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减温节水罐上设置有氧化风出口管道,减温节水罐通过氧化风出口管道与脱硫吸收塔连接,所述氧化风出口管道置于减温节
水罐的下部,氧化风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氧化风出口管道阀门。
[0009]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减温节水罐上设置有减温水管道,所述减温水管道的一部分管段穿过减温节水罐的罐壁,减温水管道的一部分管段置于减温节水罐的内腔中,减温水管道的另一部分管段置于减温节水罐外部,减温水管道置于减温节水罐的上部。
[0010]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减温水管道穿过减温节水罐的罐壁的一部分管段上设置有喷嘴组件;喷嘴组件将减温水进行雾化,能更好的与氧化风混合,对氧化风进行降温处理,提高降温处理的效率。
[0011]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减温水管道上设置有减温水阀门,所述减温水阀门置于减温水管道的另一部分管段上。
[0012]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氧化风入口管道上设置有氧化风管道阀门。
[0013]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重力开关组件包括重力开关壳体,所述重力开关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重力开关进水口,重力开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重力开关出水口,所述重力开关进水口与减温节水罐的底部管道连接,所述重力开关出水口管道连接有地沟,重力开关壳体内设置有叶片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置于叶片的中心点上,旋转轴的两端与重力开关壳体的内表面连接;换热后出水的重量和氧化风压力的变化,自动变换叶片的使用状态,叶片的使用状态的变化实现重力开关出水口的开启或关闭状态的切换,实现自动开关,不需要电动或手动操作,效果好,方便维护。
[0014]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重力开关壳体的内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两侧均与重力开关壳体的内表面连接,阻隔板置于靠近重力开关进水口的一侧,旋转轴的中心线与阻隔板的中心线平行,所述重力开关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撞片,所述防撞片与叶片的端面活动连接;阻隔板防止叶片来回摆动,保证叶片工作的稳定性,防撞片防止叶片与重力开关壳体的内表面碰撞,也保证了叶片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还保护了叶片,增加了叶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0015]前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所述叶片包括配重片和普通片,所述配重片的厚度为L,配重片靠近重力开关进水口;换热后出水落入减温节水罐的下部,当减温节水罐内的换热后出水的重量和氧化风压力大于配重片的重量时,叶片开始沿着旋转轴旋转,这时重力开关出水口自动开启,换热后出水流经至重力开关出水口处并经由管道输送至地沟,当减温节水罐内的换热后出水的重量和氧化风压力小于配重片的重量时,这时重力开关出水口自动关闭,实现了重力开关组件的自动开关,配重片的厚度可减温节水罐的不同型号,使用不同厚度的配重片,使用范围广。
[0016]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空气经过氧化风机进入减温节水罐中,当空气经过氧化风机后温度升高到100

140℃后,100

140℃氧化风经氧化风入口管道进入减温节水罐;
[0018]S2,减温水经由减温水管道进入减温节水罐,然后100

140℃氧化风在减温节水罐中与经过喷嘴组件雾化后的减温水混合,获得50

65℃氧化风和换热后出水;
[0019]S3,降温到50

65℃的氧化风经由氧化风出口管道进入脱硫吸收塔内;
[0020]S4,换热后出水落入减温节水罐的下部,当减温节水罐内的换热后出水的重量和
氧化风压力大于配重片的重量时,叶片开始沿着旋转轴旋转,这时重力开关出水口自动开启,换热后出水流经至重力开关出水口处并经由管道输送至地沟,当减温节水罐内的换热后出水的重量和氧化风压力小于配重片的重量时,这时重力开关出水口自动关闭。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减少进入脱硫塔的水分,起到节水的效果;
[0023]2、本专利技术有效保证脱硫塔的水平衡;
[0024]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维护和生产成本;
[0025]4、本专利技术重力开关组件实现自动开关,不需要电动或手动操作,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方便维护,降低维护成本,由于氧化风的压力较高,大约有100k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包括脱硫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吸收塔(1)上设置有减温节水罐(2),所述减温节水罐(2)的底部管道连接有重力开关组件(3),减温节水罐(2)的上设置有氧化风入口管道(4),所述氧化风入口管道(4)的进口端设置有氧化风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节水罐(2)上设置有氧化风出口管道(6),减温节水罐(2)通过氧化风出口管道(6)与脱硫吸收塔(1)连接,所述氧化风出口管道(6)置于减温节水罐(2)的下部,氧化风出口管道(6)上设置有氧化风出口管道阀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节水罐(2)上设置有减温水管道(8),所述减温水管道(8)的一部分管段穿过减温节水罐(2)的罐壁,减温水管道(8)的一部分管段置于减温节水罐(2)的内腔中,减温水管道(8)的另一部分管段置于减温节水罐(2)外部,减温水管道(8)置于减温节水罐(2)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管道(8)穿过减温节水罐(2)的罐壁的一部分管段上设置有喷嘴组件(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管道(8)上设置有减温水阀门(10),所述减温水阀门(10)置于减温水管道(8)的另一部分管段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入口管道(4)上设置有氧化风管道阀门(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开关组件(3)包括重力开关壳体(12),所述重力开关壳体(12)的顶部设置有重力开关进水口(13),重力开关壳体(12)的底部设置有重力开关出水口(14),所述重力开关进水口(13)与减温节水罐(2)的底部管道连接,所述重力开关出水口(14)管道连接有地沟(15),重力开关壳体(12)内设置有叶片(16)和旋转轴(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乾白永锋王凯亮胡小夫杨彭飞夏怀鹏吴冲孙立群石旭何飞李善龙赵冰卢虎耿宣万季霖赵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