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及隧道技术

技术编号:325669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裂缝段的隧道开挖方法及隧道,包括确定地铁运营底标高A、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与盾构穿越底标高B;根据盾构穿越底标高B控制盾构直接穿越地裂缝段,形成盾构隧道Ⅰ,盾构隧道Ⅰ设防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分为a段盾构隧道管片通缝拼装与b段盾构隧道管片错缝拼装;盾构隧道Ⅰ内前N环通过径向小导管加固;完成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的施工,向盾构隧道Ⅰ底部盾构管片上施工填充层,在填充层上设置移动支撑装置,支撑盾构隧道Ⅰ内的拱部盾构管片;对盾构隧道Ⅰ内设防的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形成隧道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根据地铁运营底标高A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完成地裂缝段隧道的开挖施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及隧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及隧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持续提速,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城市生活的巨大痛点,修建地铁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西北地区黄土地层地铁隧道而言,穿越地裂缝段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考虑到地裂缝活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目前一般按500mm变形量进行扩大断面设防。穿地裂缝段的地铁隧道基本采用浅埋暗挖法,一般通过增设竖井后进行暗挖施工,暗挖完成后盾构空推经过。该方法需采用CRD法分部开挖,机械化水平低。此外,盾构过暗挖段需进行接收、空推和二次始发,需增加两处端头加固,同时盾构在车站的始发、接收受制于暗挖段不能及时提供空推条件,需要长时间的围挡,施工复杂性强,工序转换多,成本高,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确定地铁运营底标高A、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与盾构穿越底标高B;
[0007]步骤二,根据盾构穿越底标高B控制盾构直接穿越地裂缝段,形成盾构隧道Ⅰ,盾构隧道Ⅰ设防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分为a段盾构隧道管片通缝拼装与b段盾构隧道管片错缝拼装;
[0008]所述a段盾构隧道管片设防长度为:
[0009]a=max{L1,L2}
[0010]其中,L1为需要全部覆盖需设防的地裂缝段长度,单位:m;L2为整列地铁列车的调坡长度,单位:m;
[0011]所述b段盾构隧道管片设防长度为:
[0012]b=L3

a
[0013]其中,L3为地铁两车站之间的盾构区间长度,单位:m;
[0014]步骤三,盾构隧道Ⅰ内前N环通过径向小导管加固;
[0015]步骤四,完成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的施工,向盾构隧道Ⅰ底部盾构管片上施工填充层,在填充层上设置移动支撑装置,支撑盾构隧道Ⅰ内的拱部盾构管片);
[0016]步骤五,对盾构隧道Ⅰ内设防的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形成隧道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
[0017]步骤六,根据地铁运营底标高A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完成地裂缝段隧
道的开挖施工。
[0018]所述步骤一中,地铁运营底标高A根据实际列车运行的竖曲线情况确定;
[0019]所述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
[0020]C=A

h1
[0021]其中,h1为扩挖结构的隧道二衬砌混凝土厚度,单位:m;
[0022]所述盾构穿越底标高B:
[0023]B=C

h2

h3
[0024]其中,h2为底部盾构管片上填充层的最大高度,单位:m;
[0025]h3为盾构管片的厚度,单位:m。
[0026]所述步骤三中,盾构隧道Ⅰ内前N环通过径向小导管加固,
[0027][0028]其中,L5为斜向小导管纵向加固范围长度,单位:m;w为每环盾构管片的宽度,单位:m;
[0029]所述径向小导管加固的拱部加固范围为120
°
~150
°
,沿盾构隧道Ⅰ的纵向加固长度为前N环管片,其中径向小导管的径向加固范围L4为3m~4m,间距为50cm~70cm。
[0030]所述步骤四中,底部盾构管片上填充层的最大高度h2:
[0031][0032]r1为盾构管片内轮廓半径,单位:m;r2为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外轮廓半径,单位:m;l为盾构管片标准块内轮廓的弦长单位:m。
[0033]所述盾构隧道Ⅰ内设防的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4]步骤(a),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设于填充层上的台车轨道以及设于台车轨道上的台车,在台车的支撑保护下,对单环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单次进尺为1环盾构管片,首先,拆除左侧盾构管片,开挖左侧土体,施做左侧初期支护,打设左侧锁脚锚杆,并进行左侧喷射混凝土临时封闭,其次,采用上述相同的工序拆除右侧盾构管片,开挖右侧土体,施工右侧初期支护,打设右侧锁脚锚杆,并进行右侧喷射混凝土临时封闭。
[0035]步骤(b),台车前移,对拱部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单次进尺为1环盾构管片,拆除拱部盾构管片,开挖拱部土体,拆除左侧喷射混凝土临时封闭和右侧喷射混凝土临时封闭,施工拱部初期支护,迅速完成隧道初期支护闭合成环。
[0036]重复步骤(a)与步骤(b),完成前N2环的扩挖施工,为斜向小导管的施工创造工作面,不同地层和埋深条件下,前N2环的纵向范围应大于斜向小导管的长度加1.5m,即
[0037]N2=(L5+1.5)/w
[0038]其中,L5为斜向小导管纵向加固范围长度,w取值为1.0m,1.2m或1.5m。
[0039]所述前N2环扩挖施工已经创造了工作面,从第N2+1环开始,后续环纵向加固段d采用斜向小导管加固地层,拱部加固范围为150
°
,所述斜向小导管的长度L5为3m

5m,斜向角度为8
°
~12
°

[0040]所述纵向加固段d的施工步骤重复步骤(a)与步骤(b)。
[0041]所述步骤五形成初期支护闭合成环后,施工防水层,后根据地铁运营底标高A进行
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
[0042]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包括上述用于地裂缝段的隧道开挖方法形成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
[004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4](Ⅰ)本专利技术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将传统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增设竖井暗挖+盾构空推”改进为“先盾后扩”,该方法无需竖井辅助,将减少对城市地面交通的影响。
[0045](Ⅱ)本专利技术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可实现盾构直接穿地裂缝段,确保了盾构施工的连续性,同时由于减少了竖井、盾构空推所需的端头加固等相关工序,相应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该方法可考虑采用分段平行作业,缩短了施工工期。
[0046](Ⅲ)本专利技术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通过提前确定施工和营运标高,保留利用了底层盾构管片,与传统浅埋暗挖相比,施工时减少了工序扰动,且能迅速闭合成环,有利于地层沉降控制。
附图说明
[004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隧道形成断面图;
[004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盾构管片拼装及底层加固图;
[004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底层加固及扩挖步序图;
[0050]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确定地铁运营底标高A、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与盾构穿越底标高B;步骤二,根据盾构穿越底标高B控制盾构直接穿越地裂缝段,形成盾构隧道Ⅰ,盾构隧道Ⅰ设防盾构管片(1),所述盾构管片(1)分为a段盾构隧道管片通缝拼装与b段盾构隧道管片错缝拼装;所述a段盾构隧道管片设防长度为:a=max{L1,L2}其中,L1为需要全部覆盖需设防的地裂缝段长度,单位:m;L2为整列地铁列车的调坡长度,单位:m;所述b段盾构隧道管片设防长度为:b=L3

a其中,L3为地铁两车站之间的盾构区间长度,单位:m;步骤三,盾构隧道Ⅰ内前N环通过径向小导管(7)加固;步骤四,完成底层盾构管片填充至标高C的施工,向盾构隧道Ⅰ底部盾构管片(1

3)上施工填充层(3),在填充层(3)上设置移动支撑装置,支撑盾构隧道Ⅰ内的拱部盾构管片(1

4);步骤五,对盾构隧道Ⅰ内设防的盾构管片(1)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形成隧道初期支护(2)并闭合成环;步骤六,根据地铁运营底标高A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5)的施工,完成地裂缝段隧道的开挖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地铁运营底标高A根据实际列车运行的竖曲线情况确定;所述底层盾构管片填充标高C:C=A

h1其中,h1为扩挖结构的隧道二衬砌混凝土(5)厚度,单位:m;所述盾构穿越底标高B:B=C

h2

h3其中,h2为底部盾构管片(1

3)上填充层(3)的最大高度,单位:m;h3为盾构管片(1)的厚度,单位: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盾构隧道Ⅰ内前N环通过径向小导管(7)加固,其中,L5为斜向小导管(12)纵向加固范围长度,单位:m;w为每环盾构管片的宽度,单位:m;所述径向小导管(7)加固的拱部加固范围为120
°
~150
°
,沿盾构隧道Ⅰ的纵向加固长度为前N环管片,其中径向小导管(7)的径向加固范围L4为3m~4m,间距为50cm~7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底部盾构管片(1

3)上填充层(3)的最大高度h2:
r1为盾构管片(1)内轮廓半径,单位:m;r2为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5)仰拱部位外轮廓半径,单位:m;l为盾构管片(1)标准块内轮廓的弦长,单位: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地裂缝段黄土地铁隧道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Ⅰ内设防的盾构管片(1)进行拆除、开挖和支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弘鹏康佐高强姚毅温克兵刘禹阳祝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