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68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电缆外管和套设在两个电缆外管表面之间的组装套,电缆外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内管,电缆内管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与电缆外管的内表面之间固定有条形支撑块,电缆内管的内壁固定有保温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技术领域。该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通过条形支撑块、橡胶套的配合,便于对电缆内管进行缓冲保护,通过保温套的设置,进而提高电缆内管的保温性能,通过密封圈挤压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密封圈进行压合,使得密封圈能快速贴合电缆外管表面,进而提高两个电缆外管在连接后的密封效果,有效保护其内部电缆。有效保护其内部电缆。有效保护其内部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管
,具体为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

技术介绍

[0002]电缆保护管又名电缆管、电力电缆管、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对于时代的发展,水泥制作或者其他非金属制作的复合材料都逐渐被玻璃钢所代替,大多数采用玻璃钢制作的电缆保护管可以提高它在地下的耐腐蚀性能和寿命,拥有光滑的表面,在清洗方面性能都很突出等。
[0003]在对两段电缆管进行连接后存在密封效果不佳情况,一般只是通过简单密封圈进行密封,导致内部电缆易受潮,使用危险性大,且现有的电缆管耐磨和耐老化性能有待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解决了在对两段电缆管进行连接后存在密封效果不佳情况,一般只是通过简单密封圈进行密封,导致内部电缆易受潮,使用危险性大,且现有的电缆管耐磨和耐老化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电缆外管和套设在两个电缆外管表面之间的组装套,所述电缆外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内管,所述电缆内管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面与电缆外管的内表面之间固定有条形支撑块,所述电缆内管的内壁固定有保温套,所述组装套的两端均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与电缆外管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组装套上设置有密封圈挤压机构,所述电缆外管与组装套之间设置有管道定位机构。
[0006]所述密封圈挤压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组装套表面的转动环,所述组装套两端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有横板,所述转动环的两侧均通过斜杆固定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三角压块,两个所述三角压块轴对称设置,所述横板上滑动贯穿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三角压块的表面接触,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的表面与密封圈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压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横板的表面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弧形压板的表面固定,所述转动环的左侧固定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上螺纹贯穿有螺纹柱,所述组装套的外表面固定有与螺纹柱相适配的螺纹孔。
[0007]优选的,所述管道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电缆外管表面的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驱动环的侧面接触,所述电缆外管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
[0008]优选的,所述组装套的表面螺纹贯穿有定位螺栓,所述环形槽与定位螺栓配合使用,所述定位螺栓与组装套接触处固定有防水垫圈。
[0009]优选的,所述电缆外管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耐老化层。
[0010]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包括三聚氰胺树脂层和聚对苯二甲醇层,且三聚氰胺树脂层的底部与聚对苯二甲醇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耐老化层包括庚酸烯丙酯层和聚酰胺树脂层,且庚酸烯丙酯层的底部与聚酰胺树脂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呈环形等距分布在组装套的外表面。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通过在电缆内管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面与电缆外管的内表面之间固定有条形支撑块,电缆内管的内壁固定有保温套,组装套的两端均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表面与电缆外管的外表面接触,组装套上设置有密封圈挤压机构,密封圈挤压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组装套表面的转动环,组装套两端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有横板,转动环的两侧均通过斜杆固定有驱动环,通过条形支撑块、橡胶套的配合,便于对电缆内管进行缓冲保护,通过保温套的设置,进而提高电缆内管的保温性能,通过密封圈挤压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密封圈进行压合,使得密封圈能快速贴合电缆外管表面,进而提高两个电缆外管在连接后的密封效果,有效保护其内部电缆。
[0016](2)、该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通过在电缆外管与组装套之间设置有管道定位机构,管道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电缆外管表面的L型杆,L型杆的一端与驱动环的侧面接触,电缆外管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组装套的表面螺纹贯穿有定位螺栓,环形槽与定位螺栓配合使用,定位螺栓与组装套接触处固定有防水垫圈,通过管道定位机构的设置,使得两个电缆外管插入组装套内部长度相同,能快速完成对电缆外管的固定,使用方便。
[0017](3)、该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通过在电缆外管包括基材层,基材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耐磨层,耐磨层的顶部通过粘接剂粘接有耐老化层,通过耐磨层的设置,便于提高电缆外管的耐磨性,通过耐老化层的设置,便于提高电缆外管的耐老化性,进而有效延长电缆外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缆外管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缆外管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耐磨层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耐老化层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中:1

电缆外管、11

基材层、12

耐磨层、121

三聚氰胺树脂层、122

聚对苯二甲醇层、13

耐老化层、131

庚酸烯丙酯层、132

聚酰胺树脂层、2

组装套、3

电缆内管、4

橡胶套、5

条形支撑块、6

保温套、7

密封圈、8

密封圈挤压机构、81

转动环、82

横板、83

斜杆、84

驱动环、85

三角压块、86

压杆、87

弧形压板、88

复位弹簧、89

螺纹块、810

螺纹柱、811

螺纹孔、9

管道定位机构、91

L型杆、9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增强的通信、电力电缆管,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有电缆外管(1)和套设在两个电缆外管(1)表面之间的组装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内管(3),所述电缆内管(3)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套(4),所述橡胶套(4)的外表面与电缆外管(1)的内表面之间固定有条形支撑块(5),所述电缆内管(3)的内壁固定有保温套(6),所述组装套(2)的两端均固定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的内表面与电缆外管(1)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组装套(2)上设置有密封圈挤压机构(8),所述电缆外管(1)与组装套(2)之间设置有管道定位机构(9);所述密封圈挤压机构(8)包括转动安装在组装套(2)表面的转动环(81),所述组装套(2)两端的上方和下方均固定有横板(82),所述转动环(81)的两侧均通过斜杆(83)固定有驱动环(84),所述驱动环(84)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三角压块(85),两个所述三角压块(85)轴对称设置,所述横板(82)上滑动贯穿有压杆(86),所述压杆(86)的一端与三角压块(85)的表面接触,所述压杆(86)的另一端固定有弧形压板(87),所述弧形压板(87)的表面与密封圈(7)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压杆(86)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88),所述复位弹簧(88)的一端与横板(82)的表面固定,所述复位弹簧(88)的另一端与弧形压板(87)的表面固定,所述转动环(81)的左侧固定有螺纹块(89),所述螺纹块(89)的上螺纹贯穿有螺纹柱(810),所述组装套(2)的外表面固定有与螺纹柱(810)相适配的螺纹孔(8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煜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