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吹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55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吹针机构,涉及吹塑机技术领域,包括:吹针主体、吹针端头、气管、套管、增压弹性圈。通过在吹针端头与气管的相接触部位安装增压弹性圈,并在工作时,通过吹针端头的内压口引入冷介质和通过吹针端头的外压口引入塑料中空容器的高压空气,使得冷介质的高压空气对增压弹性圈的外拱边进行压迫,促使外拱边向两侧运动,增加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力度和密封性。另外,再通过增压弹性圈上下位置设置截断角,加强对增压弹性圈与气管接触面上下位置压迫,促使变形,增加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与气管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解决冷介质从吹针端头与气管的相接触部位渗出,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影响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吹塑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机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吹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吹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冷却的目的是使吹针头与塑料中空容器之间形成显著的温差,否则在吹针退离塑料中空容器时会出现与塑料中空容器的口部产生粘连现象,影响塑料中空容器的质量。
[0003]由于已有技术中普遍使用水对吹针进行冷却,因此业界习惯称这种吹针为水冷却结构的吹针,该水冷却结构的吹针如图1所示,包括吹针体1、吹针头2、吹气管3和进水管4,吹针体1的一端窄缩构成有一进气管配接头1.1,并且在吹针体1上开设有一进水口1.2和一出水口1.3,吹针头2与吹针体1的另一端配接,进水管4设置在吹针体1内,吹气管3设置在进水管4内,并且该吹气管3的一端伸出进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配接头1.1相配合,而吹气管3的另一端伸出进水管4的另一端朝着吹针头2的方向延伸与吹针头2配合并且探出吹针头2,其中:进水管4的内壁与吹气管3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进水腔4.1,而吹针体1的内壁与进水管4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为回水腔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吹针机构,其中,包括:吹针主体,所述吹针主体上端窄缩构成有或连接有接气头;吹针端头,所述吹针端头与所述吹针主体相连;气管,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吹针主体与所述吹针端头中,所述气管的上端与所述接气头连接,所述气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吹针主体与所述吹针端头;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吹针主体中,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气管上,所述套管与所述气管的上端部密封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气管外表面的间隙构成冷却腔,所述套管与所述吹针主体内壁的间隙构成回流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回流腔相通,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吹针主体的入口相通,所述回流腔与所述吹针主体的出口相通;增压弹性圈,所述增压弹性圈安装在所述吹针端头的安装口处,所述增压弹性圈紧贴所述吹针端头与所述气管,所述增压弹性圈用于密封所述气管与所述吹针端头的配接部位,所述增压弹性圈内部为空腔,所述增压弹性圈具有:外拱边,所述外拱边在所述增压弹性圈的上下位置形成向外拱起的构造;截断角,所述截断角为所述增压弹性圈缺失的口,所述截断角分布在所述增压弹性圈与所述气管接触面的上下位置;所述吹针端头具有:内压口,所述内压口连通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吹针端头的内部空间,位于所述增压弹性圈上的所述外拱边与所述内压口相对应;外压口,所述外压口连通所述安装口与外界,位于所述增压弹性圈下的所述外拱边与所述外压口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压吹针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好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