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苍基专利>正文

电池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48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代换电池型号的电池套,它由外套筒、内套筒、连接内外套的筋板、套筒底、弹簧、弹簧座、连接板所构成,使用此电池套,可在音响电器或电动玩具中使用不同型号的电池,特别是充电式电池型号之间的差价较大、电池套方便选择充电式电池的余地。(*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音响电器或电动玩具装电池的套。为了使用方便,目前的音响电器(收音机、收录机、录放机、单放机),大都设计有两种供电方式的电源,一种是交流电经变压、整流后提供直流电能;另一种是在电器内同时还设计有安放电池(干电池)的槽,在槽的两端安装有能接通电源的弹簧和金属片,放入电池后由导线与电路接通提供电能。有的先将电池放进塑料套(筒)内或由塑料板卷成的筒内,然后将电池连同电池套(筒)一起放进电池槽内;有的先将电池(小号电池)放入专用的电池架内,然后放入电池槽内,用导线与电器线路接通,专由电池提供电能;还有的是将电池直接放入电池槽内,由电池提供电能。以上是指对音响电器的电源设计,而电动玩具在使用时处于运动状态,它不具备使用交流电源的可能性,而只能依靠电池提供电能。而电池(干电池)的电容量有限,使用后又不具备反复冲电的性能,使用量较大,耗费过高。目前,干电池形状的蓄电池已经形成高品化,一般可反复充电500-800次,这给电动玩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但型号之间的价格相差较大,由于电动玩具在设计时电池的型号已经确定,不同型号电池无法代换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换电池型号的电池套。电池套由外套筒1、筋板2、内套筒3、弹簧4、弹簧座5、连接板6、连接螺栓7、筋板8、筋板9、套筒底10所构成。下面结合实施例对照附图详述本技术。 附图说明图1是电池套组装图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电池套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4D-D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3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图4E-E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弹簧座5的主视图。图9是图8B-B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连接板7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C-C方向的剖视图。图12是电池套组装图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图14是图12F-F方向的剖视图。图15是电池套的主视图。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图17是图16G-G方向的剖视图。图18是弹簧座14的主视图。图19是图18H-H方向的剖视图。图20是连接板15的主视图。图21是图20N-N方向的剖视图。图22是电池套的主视图。图23是图22的左视图。图24是图22K-K方向的剖视图。图25是图23I的局部放大图。图26是电池套的主视图。图27是图26的左视图。图28是图26N-N方向的剖视图。图29是电池套的主视图。图30是图29的左视图。图31是图29P-P方向的剖视图。实施例1电池套由外套筒1、筋板2、内套筒3、弹簧4、弹簧座5、连接板6、连接螺栓7、筋板8、筋板9、套筒底10所构成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外套筒1、内套筒3为图形筒状体、外套筒1与内套筒3之间采用筋板2、筋板8、筋板9三块筋板均分圆周。外套筒1、内套筒3、筋板2、筋板8、筋板9、套筒底10选用塑料材料,经注后成整体结构,套筒底10的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K1以便用螺栓7将弹簧座5、连接板6固定在套筒底10上图1。弹簧座5为圆形金属板、弹簧座5中心设计有通孔K2,通孔K2的两侧冲压出两个安装弹簧4的爪Z1、Z2图8、图9。连接板6为圆形金属板,中心设计有通孔K3图10、图11。连接板6的作用是通过螺栓7与弹簧座5、弹簧4连接在一起,整个电池套装入音响电器或电动玩具的电池槽后、连接板6与电池槽内的负极弹簧片接触、使负极接通,而电池的正极直接与电池槽内的正极接触,从而使电池的正负极与电器的正负极接通。实施例2电池套由外套筒11、内套筒18、筋板12、筋板17、弹簧13、弹簧座14、连接板15、螺栓16、套筒底9所构成。外套筒11、内套筒18为圆状体,外套筒11与内套筒18之间由筋板12、筋板17连接在一起。筋板12、筋板17为相互对称的条状板图13、图14、图16。外套筒11、内套筒18、筋板12、筋板17、套筒底19选用塑料材料,经注塑后成整体结构图15、图16。套筒底10的中心位置在注塑时留有通孔K2图15、图16、以便将弹簧座14、连接板15固定在套筒底19上图12。弹簧座14为圆形金属板,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K3、通孔K3的两侧冲压出两个安装弹簧13的爪Z3、Z4图18、图19。连接板15为圆形金属板、中心位置设计有通孔K4图20、图21。连接板15的作用是通过螺栓16与弹簧座14、弹簧13连接在一起,整个电池套装入音响电器或电动玩具的电池槽后、连接板15与电池槽内的负极弹簧片接触,使负极接通,而电池的正极在装入电池槽后直接与电池槽内的正极接触,从而使电池的正、负极与电器的正负极接通。实施例3电池套由套筒20、筋板21、筋板22、筋板23构成。套筒20是一个两端相通的圆形筒体、套筒内设计有三个与套筒20连成一体的梯形筋板21、梯形筋板22、梯形筋板23。梯形筋板21、22、23的端面为圆弧面Y1图25、三个梯形筋板端面的圆弧面构成一个能装入电池的空间圆筒Y2图24、图25。套筒20、筋板21、筋板22、筋板23选用塑料经注塑后成整体结构。使用时将电池装套筒20内,然后将电池连同套筒20一并装入电器的电池槽内,使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池槽内的正、负极接点接触即可。实施例4电池套由外套筒24、内套筒25、筋板26、筋板27、筋板28构成。外套筒24、内套筒25均是一个两端相通的圆形筒体,外套筒24、内套筒25由筋板26、筋板27、筋板28连接在一起,筋板26、筋板27、筋板28为均分圆周的条状板,选用塑料材料注塑成整体结构。使用时将电池装入内套筒25内,然后将电池连同套一并装入电器的电池槽内,使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池槽内的正、负极接点接触即可。实施例5电池套是一个增壁厚的筒体29图29、图30、图31,其外径应根据电器的电池槽的空间而定,以能代换电池槽内为宜,内径应根据要更换电池的型号而定,以能装进要装入的电池为宜。此电池套虽能达到代换不同型号电池的目的,但筒壁较厚,材料上浪费较大。优点与效果上述电池套的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电池的代换、电池装进电池套后,电池的轴线与电池套为同轴线,电池套能根据电器的电池槽的空间尺寸、电池的不同型号生产出系列产品。例如原音响电器或电动玩具的设计为一号电池的,可使用不同型号电池套更换使用2号电池、五号电池或7号电池。在音响电器及电动玩具普及的今天、电池套将给上述电器的使用提供方便,特别是目前冲电式电池(蓄电池)的商品化、在型号之间差价较大的情况,电池套方便了选择冲电式电池的余地。权利要求1.一种可代换电池型号的电池套、它是由外套筒1、筋板2、内套筒3、弹簧4、弹簧座5、连接板6、连接螺栓7、筋板8、筋板9、套筒底10所构成的电池套,其特征是电池套设计有外套筒1,内套筒3、外套筒1、内套筒3由筋板2、筋板8、筋板9连接在一起,外套筒1、内套筒3、筋板2、筋板8、筋板9为注塑后的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套,其特征还在于筋板2、筋板8、筋板9为均分圆周的条状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套,它是由外套筒11、筋板12、弹簧13、弹簧座14、连接板15、螺栓16、筋板17、内套筒18、套筒底19所构成,其特征是电池套设计有内套筒18、内套筒18与外套筒11由筋板12、筋板17连接,外套筒11、内套筒18、套筒底19为注塑后的整体结构。4.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代换电池型号的电池套、它是由外套筒1、筋板2、内套筒3、弹簧4、弹簧座5、连接板6、连接螺栓7、筋板8、筋板9、套筒底10所构成的电池套,其特征是:电池套设计有外套筒1,内套筒3、外套筒1、内套筒3由筋板2、筋板8、筋板9连接在一起,外套筒1、内套筒3、筋板2、筋板8、筋板9为注塑后的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苍基
申请(专利权)人:杜苍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