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高能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41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电能技术领域,是一些无交流电源现场,耗电量较大的精密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等的电能源供应装置。具体是一种高能电池组合装置。它包括电池套,连接板,压紧条,压盘,接线排,密封填料,压紧螺栓,导线压紧夹,所述电池套内部装有电池,压盘外侧设接线排,通过压紧螺栓安装在电池套两端;在电池套与压盘之间配装有连接板、压紧条及密封填料,连接板与位于电池套中电池的电极抵接,通过导线与接线排相连。电池套和压紧螺栓的长度,可自由组合(根据仪器设备所需电量的多少及允许所占空间来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接触可靠、可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尤其是水下传感器及检测探头长期安全可靠的工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能
,是一些无交流电源现场,耗电量较大的精密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等的电能源供应装置技术。具体是一种电池高能组合装置,用于水下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的电能源连接传输供应。
技术介绍
在考察海洋、江、河、湖、泊、高山、峻岭、沙漠等无交流电的众多环境中,调查和监测水文、地质、气象、生态等众多参数时,测量仪器的电能源是首要问题。对一些耗电量较大又对电源自身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只有好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然而现有的直流高能供电方式,多为若干节干电池用导线焊连接(导线焊接在干电池上)在一起。然而在干电池上焊接导线是很危险的,因高温加热干电池的电极时,热能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剧烈而易产生爆炸,伤亡事故惊心动魄。再说,焊接时用的腐蚀性助焊剂常常腐蚀到邻近部件,时间一长,尤其一些关键部位常被腐蚀,严重地干扰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甚至被腐蚀断路,仪器设备系统停工,原为连续监测的资料中断了,损失难以弥补;然而焊点和导线电阻造成的电能损耗也是不可忽略的;焊连的导线拖着一节一节的电池,置放零乱,密封难,一不小心很容易损伤、短路烧坏仪器设备,造成伤亡事故;尤其是在水下的观测仪器,对电源的密封和电能损耗要求很高,一旦出现问题其经济损失就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简单、操作方便、接触可靠、可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尤其是水下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等,长期安全可靠的工作的干电池高能组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池套,连接板,压紧条,压盘,接线排,密封填料,压紧螺栓,导线压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套内部装有电池,压盘外侧设接线排,压盘分别安装在电池套两端,用压紧螺栓、加垫片和螺母固紧;在电池套与压盘之间配装有连接板、压紧条及密封填料,连接板与位于电池套中电池的电极抵接,通过导线与接线排相连;所述压盘上设有与电池套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凹槽,电池套两端分别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压紧条为管状结构,盘为环形,压接在连接板与压盘之间;所述一组电池套至少有一节电池套;每一节电池套一端是内螺纹,另一端是外螺纹,至少可容串联连接的两节干电池;所述压紧螺栓为两端带外螺纹的主螺栓与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组合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一个表面是平面,另个面表中心部位有圆柱形凸台,凸台的上部为螺丝型,中间开有槽;所述接线排上所设接线座个数等于电池套个数的两倍。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干电池直接连接,无焊点电阻、异性材料腐蚀和助焊剂强腐蚀残留物腐蚀。另外电流在同种材料中传导,传导性能好,效率高、寿命长。2.本技术多组电池组合自由,既可提供高电压,又可提供大电流,使用方便灵活。3.本技术电池套和压紧螺栓的长度可调,组合自由、灵活、方便,所占空间可满足各种仪器设备的需要。4.由于本技术将干电池装在电池套中,整齐,密封好,无漏电、短路及干扰,工作安全、稳定,放置、携带方便。5.本技术零件少结构简单,易加工,造价低,通用性好;组装、操作方法简单、可靠。6.用途广,本技术可应用于一些无交流电源现场,耗电量较大的精密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等电能源供应装置上,亦可用于水下测量仪器、传感器及检测探头的电能源连接传输供应。市场好,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截面图。图4为图1中连接板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电池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压紧螺栓的主螺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由电池套1,连接板2,压紧条3,压盘4,导线5,接线排6,螺母7,垫片8,密封填料9,压紧螺栓10,连接套12和导线压紧夹13组成,其中所述电池套1内部装有电池,压盘4外侧设接线排6,(内侧安装电池套1),通过压紧螺栓10(压紧螺栓10配合螺母7、垫片8安装)安装在电池套1两端;在电池套1与压盘4之间配装有连接板2、压紧条3及密封填料9,连接板2与位于电池套1中电池的电极抵接,通过导线5与接线排6相连。本技术所述电池套1、连接套12、压紧螺栓10的尺寸和数量,可根据仪器设备所需电量的多少和允许所占空间来决定。本实施例电池套1为12组(所述一组电池套1,如图5所示,一端是内螺纹,另一端是外螺纹,至少可容串联连接的两节干电池)。每组由5节电池套对接而成、容纳串联连接的10节1号干电池(即1组提供15伏直流电)。电源用导线5通过连接板2引出至接线排6,干电池11在电池套1中直接串联连接,亦可多组串联连接、多组并联连接、混合连接(既有串联又有并联)。也就是本装置既能高电压供电,又能大电流供电,根据各仪器设备所需,组合十分方便灵活。所述压紧螺栓10为两端带外螺纹的主螺栓与有内螺纹的连接套12组合结构。如图6所示,为两端带外螺纹的主螺栓,如图7所示,有内螺纹、连接两主螺栓用的连接套12。本实施例由4个主螺栓和5个连接套12组成。连接板2为1-3毫米厚的铜板(如图4所示,其中心有槽形凸台,凸台槽内可容导线5的连接头、外有螺丝、供安装导线压紧夹13),每组两个,分别对应压接在每组电池的上下两端(即正、负极)上,替代导线与电池的焊接,既方便,又安全。压盘4为两个,上下对应,内侧设定位电池套1的凹槽,并且凹槽内还可容纳压紧条3、密封填料9、连接板2,与压紧螺栓10和螺母7(加压紧条3和垫片8)配合将电池套1紧固成一体。压紧条3为弹性乳胶管,电池套1为水密绝缘材料(如钢性水密塑料管),其两端和压盘4之间设密封填料9(采用真空密封脂填料),将干电池11、连接板2及导线5与连接板2的接点密封。接线排6设接线座,是各电源供应的接线处。压盘4采用钢性塑料板;所述接线排6上设有28个接线座。在使用时首先进行如下操作1.根据需要将多节电池套对接成一组(或多组)电池套1;根据需要的长度用连接套12连接数个主螺栓成一个(或多个)压紧螺栓10。2.将导线5嵌入连接板2的凸台槽内,用导线压紧夹12固紧。3.将干电池11依次按正负相接的顺序装入电池套1中。4.将密封填料9、压紧条3、连接板2依次放入压盘4内,连接板2上的导线5从压盘4内穿出,电池套1放置在底(或下)压盘4内(或上),然后将连接板2、压紧条3、密封填料9、压盘4依次放好,并把连接板2上的导线5拉出,再将压紧螺栓10穿入两压盘4,加放垫片8,然后用螺母7固紧。5.将接线排6安装在压盘4上,再将导线5连接到接线排6上。6.至此整个高能电池组合成一体,仪器设备可根据各自的所需从接线排6的接线座上用导线连接即成。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高能组合装置,包括电池套(1),连接板(2),压紧条(3),压盘(4),接线排(6),密封填料(9),压紧螺栓(10),导线压紧夹(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套(1)内部装有电池,压盘(4)外侧设接线排(6),压盘(4)分别安装在电池套(1)两端,用压紧螺栓(10)、加垫片(8)和螺母(7)固紧;在电池套(1)与压盘(4)之间配装有连接板(2)、压紧条(3)及密封填料(9),连接板(2)与位于电池套(1)中电池的电极抵接,通过导线(5)与接线排(6)相连。2.按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高能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高能组合装置,包括电池套(1),连接板(2),压紧条(3),压盘(4),接线排(6),密封填料(9),压紧螺栓(10),导线压紧夹(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套(1)内部装有电池,压盘(4)外侧设接线排(6),压盘(4)分别安装在电池套(1)两端,用压紧螺栓(10)、加垫片(8)和螺母(7)固紧;在电池套(1)与压盘(4)之间配装有连接板(2)、压紧条(3)及密封填料(9),连接板(2)与位于电池套(1)中电池的电极抵接,通过导线(5)与接线排(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俊李思忍徐永平朱素兰秦枫姜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