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二元矢量喷管的外调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涉及二元矢量喷管设计技术,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二元矢量喷管的外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元矢量喷管是由圆转方的过渡段、收敛段、扩张板、侧壁及两套作动机构组成,通过收敛段及其作动机构控制喷管喉道面积,通过扩张段及其作动机构调节出口面积和推力方向。外调节结构对喷管零部件进行包络和遮挡,对飞行器的后体阻力及隐身水平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喷管宽广调节范围内,能光滑过渡、完整包络的外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各段外调节片干涉或分离的情况,使喷管后体阻力增加以及隐身能力下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二元矢量喷管的外调节结构,其能够和运动机构相关联,在确保外包板结构的各个外包板之间不发生相对分离,并且能在搭接处自由滑动的前提下跟随调节板一起运动,以降低喷管外部阻力,提高隐身能力。
[0004]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二元矢量喷管的外调节结构,包括位于二元矢量喷管的运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二元矢量喷管的外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二元矢量喷管的运动机构外部的外包结构,所述外包结构包括外包板结构和至少1个与外包板结构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外包板结构包括沿二元矢量喷管内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外包板、第二外包板、第三外包板、第四外包板,所述第一外包板和所述第三外包板的型面引导线均直线,所述第二外包板和所述第四外包板的型面引导线均包括前段圆弧线和后段直线,且所述第二外包板与所述第一外包板相切,所述第三外包板与所述第四外包板相切;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外包板上,另一端经第一铰接点铰接在所述运动机构的扩张板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包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杆的套筒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二元矢量喷管的机匣上,另一端经第二铰接点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为L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龙,马钊,郭建伟,王永明,邸浩宇,罗红飞,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