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96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包括底部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上的下肢运动装置和斜床减重装置,所述下肢运动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左右脚,所述下肢运动装置用于带动腿部实现踝关节椭圆的运动轨迹;所述斜床减重装置用于支撑身体,提供三种姿态,分别是坐式姿态、卧式姿态及斜卧式姿态。每个下肢运动装置可以分别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随着患者需求调整床体角度分配减重,按照不同患者的动态调节步态,实现半主动/被动训练模式,使用过程中通过腿部伸缩以及踏板的运动,完美模拟了关节步态,有效帮助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有效帮助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有效帮助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由于伤后开始丧失运动能力、丧失知觉,对于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难以独立生存,尤其是对于一些截瘫患者,基本的康复训练都无法完成。为了能使患者恢复一定的运动能力,通常会借助一些康复设备进行步态模拟训练,通过模仿走路的姿态,训练肌肉,期待重建神经连接。
[0003]但是传统的治疗方式无法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成本较高,目前市面上的下肢康复设备虽然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步态模拟训练的方法,常见的下肢康复器都为踏板式单向惯性轮,但单纯的行走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实属有限,功能单一,并且对于患者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损伤水平较高的截瘫患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现有技术中缺少适用于损伤水平较高的截瘫患者的下肢康复设备,针对这种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
[0005]本技术提供的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适用于大部分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同时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舒适。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床式下肢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1)、设置在底部支架(1)上的下肢运动装置(Ⅰ)和斜床减重装置(Ⅱ),所述下肢运动装置(Ⅰ)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左右脚,所述下肢运动装置(Ⅰ)用于带动腿部实现踝关节椭圆的运动轨迹,所述斜床减重装置(Ⅱ)用于支撑身体,提供三种姿态,分别是坐式姿态、卧式姿态及斜卧式姿态;所述底部支架(1)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所述下肢运动装置(Ⅰ)安装在导轨上,且能够沿导轨前后移动;所述下肢运动装置(Ⅰ)包括驱动步进电机(12)、前支撑梁(18)、踏板(22)、滑台(23)及滑台推杆电机(24),所述滑台(23)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滑台推杆电机(24)与滑台(23)连接,用于驱动滑台(23)在导轨上前后移动,所述驱动步进电机(12)设置在滑台(23)上,所述前支撑梁(18)设置在滑台(23)上,所述踏板(22)连接在前支撑梁(18)上,所述驱动步进电机(12)通过曲柄齿轮机构与踏板(22)连接,并用于驱动踏板(22)做椭圆运动;所述曲柄齿轮机构包括带轮(13)、大内齿轮(15)、曲轴(16)、曲轴带轮(17)、传动同步带(19)及小直齿轮(20);所述驱动步进电机(12)的输出端和带轮(13)相连接,所述大内齿轮(15)固定在前支撑梁(18)一端,所述小直齿轮(20)与大内齿轮(15)相啮合,所述前支撑梁(18)上部设有通孔,所述曲轴带轮(17)设在通孔处,所述曲轴(16)一端与曲轴带轮(17)连接,另一端连接小直齿轮(20)后再连接踏板轴套(21),所述踏板(22)与踏板轴套(2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同步带(19)一端固定在带轮(13)处,另一端固定在曲轴带轮(17)处并张紧;所述驱动步进电机(12)启动时,驱动带轮(13)转动,带动传动同步带(19)与曲轴带轮(17)转动,进而带动曲轴(16)转动,带动小直齿轮(20)在大内齿轮(15)内部做椭圆轨迹转动,使通过踏板轴套(21)与曲轴(1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阳韩青志白晓陆张翰鑫开开王逸铭胡秀枋邹任玲李丹蒋清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