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8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2
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包括底板、硅胶垫、涂覆板和刮刀;底板设置于涂布机的顶面;硅胶垫设置于底板的表面;涂覆板设置于硅胶垫的表面;涂覆板的底面设有吸气腔,吸气腔的侧壁面设有排气孔;吸气腔的端面设有缓冲孔;涂覆板的表面设有吸气孔,每个吸气孔与缓冲孔呈贯通设置;刮刀设置于涂覆板的顶面,刮刀的截面底端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一刀锋,刮刀的截面底端另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二刀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对涂布进行吸附固定,涂布的贴合紧密程度高,平整度高,稳定性强,的固定过程迅速;可对多尺寸涂布进行装配涂覆;刮刀连续实现一次粗涂和二次精涂的效果,药膏涂覆均匀程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结构更加紧凑。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此机是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针对于实验室内进行药物涂布的涂布机,其功能在于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对药物进行膏药支座,方便于对不同膏药的药物性能进行实测。涂布机的一般工作原理为,将底层的涂布贴附于涂布机的涂覆板上,并通过夹紧装置对底层的涂布进行夹持固定,并对涂布的表面进行药物涂覆,并通过刮刀机构进行横向对药物刮动,形成涂层涂覆于涂布的表面。针对于现有的涂布中存在有如下技术缺陷:1)底层的涂布与涂覆板上进行贴合设置时,涂布通过侧向的夹持结构与涂覆板进行固定,当刮刀进行表面刮动时,刮刀结构易与涂布进行摩擦导致涂布产生错位,导致涂布过程正常运行,涂布稳定性较弱;涂布与涂覆板的表面之间贴合程度较低,二者之间易存在有缝隙,均会影响刮刀结构涂覆的均匀程度。2)为了使涂布机具有较强的涂覆的均匀程度和涂覆效率,涂布机的刮刀结构存在有多种形式,如采用单个刮刀结构进行涂覆或采用连续平行设置的刮刀结构,其结构无法满足经济性、结构紧凑性和涂覆均匀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包括底板、硅胶垫、涂覆板和刮刀;
[0004]所述底板设置于涂布机的顶面,呈水平设置;所述硅胶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表面,且所述硅胶垫与所述涂覆板呈贴合固定;所述涂覆板设置于所述硅胶垫的表面,且所述涂覆板与所述硅胶垫呈贴合固定;所述涂覆板的底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吸气腔,所述吸气腔的侧壁面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涂覆板的侧壁面,并与所述吸气腔呈贯通设置;所述吸气腔的端面呈沉孔结构,形成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一端与所述吸气腔连通;所述涂覆板的表面设有吸气孔,每个所述吸气孔与所述缓冲孔呈对位设置,每个所述吸气孔与所述缓冲孔呈贯通设置;所述刮刀设置于所述涂覆板的顶面,所述刮刀的截面底端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一刀锋,所述刮刀的截面底端另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二刀锋,所述第二刀锋与所述第一刀锋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刀锋与所述第二刀锋呈同向设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矩形薄板状结构,所述底板的厚度远小于所述涂覆板的厚度,所述底板的四角呈切角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采用铝板材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垫为矩形薄片状结构,所述硅胶垫的厚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所述硅胶垫的形状与所述底板的形状相适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涂覆板的形状与所述底板的形状相适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板采用大理石材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气腔的数量为多个,呈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吸气腔与所述涂覆板呈同向设置,为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吸气腔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每个所述吸气腔的深度为所述涂覆板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气腔分别为中心气腔和侧气腔,所述中心气腔设置于所述涂覆板的中心,所述侧气腔设置于所述中心气腔的两侧,所述中心气腔的宽度大于每侧所述侧气腔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中心气腔设置的缓冲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缓冲孔阵列设置于所述中心气腔的端面。
[001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侧气腔设置的缓冲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缓冲孔阵列设置于所述侧气腔的端面。
[001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缓冲孔呈圆孔状结构,每个所述吸气孔呈圆孔状结构,且每个所述吸气孔与每个所述缓冲孔呈同轴设置,每个所述吸气孔的内径远小于每个所述缓冲孔的内径,每个所述吸气孔的深度小于每个所述缓冲孔的深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锋的截面呈钝角形状,所述第一刀锋的角度为115
°‑
120
°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锋的截面一侧呈钝角形状,所述第二刀锋的角度为125
°‑
130
°
;所述第二刀锋的底面呈平面结构。
[0017]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是:
[0018]本技术将气管分别接入并固定于排气孔处,气管分别与每个吸气腔贯通设置,气管与外接的抽气泵进行连通;接着将底层的涂布贴附于涂覆板的表面,启动抽气泵,充气泵通过气管将吸气腔内的空气进行排出,涂布与涂覆板之间缝隙的空气通过多个吸气孔抽出,并进入缓冲孔内,通过吸气腔中进行排出,涂布完全贴合于涂覆板的表面;通过启动涂布机的驱动结构驱动刮刀进行横向刮除,涂布表面的药膏通过刮刀的刮除进行横向涂覆,当刮刀一侧的第一刀锋接触药膏时,对药膏下压进行第一次刮动涂覆,对药膏进行一次粗涂,进紧着药膏接触第二刀锋的侧壁,对药膏下压进行第二次刮动涂覆,对药膏进行二次涂覆,剩余药膏通过第二刀锋的底面与涂布之间的缝隙涂覆于涂布表面。
[0019]不同涂布与涂覆板之间的装配使用;1)当涂布的宽度较宽时,将涂布满布于涂覆板的表面,并对中心气腔与侧气腔对应的吸气孔进行完全遮盖,接着启动与中心气腔和侧气腔相连的气管抽气,涂布与涂覆板之间处于紧密贴合;2)当涂布的宽度适中时,将涂布遮盖于中心气腔和一侧侧气腔对应的吸气孔表面,接着启动与中心气腔和一个侧气腔相连的气管抽气,涂布与涂覆板之间处于紧密贴合;3)当涂布的宽度较窄时,将涂布遮盖于中心气腔对应的吸气孔表面,接着启动与中心气腔相连的气管抽气,涂布与涂覆板之间处于紧密贴合。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针对于涂布机的涂覆板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将涂覆板设计为具有多个空腔的中空结构,并通过外接的气管进行负压吸附,通过多点位吸气孔的均匀排列,可将底层的涂布均匀的贴附于涂覆板的表面,涂布的贴合紧密程度高,涂布的贴合平整度高,涂布的固定的稳定性强,且涂布的固定过程迅速,操作简单,刮刀在刮涂的过程中不易对涂布造成移位现象。
[0022]本技术对涂覆板内进行设置有多组吸气腔,不同尺寸结构的涂布与涂覆板装配时,通过与不同吸气腔的配合可实现快速固定,装置对涂布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0023]本技术针对于刮刀进行结构设置,将刮刀的刀锋处设计为双层式刀锋结构,且第一刀锋与第二刀锋呈斜向交错设置,第一刀锋与第二刀锋具有不同的锋刀的设置角度,使刮刀在进行药膏刮除时连续实现一次粗涂和二次精涂的效果,使涂覆后的药膏均匀程度更高,药膏可均实现更薄的涂覆厚度,药膏在涂覆的过程不会在刀锋处产生堆积,涂覆效率更高,同时采用一组刮刀结构,使刮刀处具有更强经济性,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涂覆板、硅胶垫与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涂覆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包括底板(1)、硅胶垫(2)、涂覆板(3)和刮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设置于涂布机(5)的顶面,呈水平设置;所述硅胶垫(2)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且所述硅胶垫(2)与所述涂覆板(3)呈贴合固定;所述涂覆板(3)设置于所述硅胶垫(2)的表面,且所述涂覆板(3)与所述硅胶垫(2)呈贴合固定;所述涂覆板(3)的底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吸气腔(3

1),所述吸气腔(3

1)的侧壁面设有排气孔(3

2),所述排气孔(3

2)设置于所述涂覆板(3)的侧壁面,并与所述吸气腔(3

1)呈贯通设置;所述吸气腔(3

1)的端面呈沉孔结构,形成缓冲孔(3

3),所述缓冲孔(3

3)的一端与所述吸气腔(3

1)连通;所述涂覆板(3)的表面设有吸气孔(3

4),每个所述吸气孔(3

4)与所述缓冲孔(3

3)呈对位设置,每个所述吸气孔(3

4)与所述缓冲孔(3

3)呈贯通设置;所述刮刀(4)设置于所述涂覆板(3)的顶面,所述刮刀(4)的截面底端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一刀锋(4

1),所述刮刀(4)的截面底端另一侧呈斜角状,形成第二刀锋(4

2),所述第二刀锋(4

2)与所述第一刀锋(4

1)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刀锋(4

1)与所述第二刀锋(4

2)呈同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矩形薄板状结构,所述底板(1)的厚度远小于所述涂覆板(3)的厚度,所述底板(1)的四角呈切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板(3)采用大理石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布机的高效涂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腔(3

1)的数量为多个,呈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吸气腔(3

1)与所述涂覆板(3)呈同向设置,为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吸气腔(3

1)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每个所述吸气腔(3

1)的深度为所述涂覆板(3)厚度的二分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中张鸿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